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将着力打造五大核心产业
2015
06/13
11:37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李彩良接受访谈,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的有关情况。

李彩良表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围绕实现《总体方案》赋予的功能定位,中心商务片区将着力打造五大核心产业。一是创新型金融产业。重点聚集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和跨境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租赁和商业保理等四个创新型金融业态,着力做大做强跨境投融资与支付结算、创业投资基金、大型成套设备租赁、境内外商业保理等业务。二是商贸服务产业。着力吸引北京的央企总部和二级机构,跨国公司的功能性、区域性总部入驻。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聚集跨境电商和海外代购企业。规划建设保税仓库,以“环球购”项目为突破口,吸引进口商品展示、零售和批发企业聚集。三是科技及信息技术产业。着力吸进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落户,发展壮大工程技术、质检、测绘等专业科技服务业。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电信增值、数字媒体、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业。四是专业服务业。着力吸引海内外法律、会计、商事、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和专业机构聚集。五是社会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医疗、养老等满足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态。

李彩良介绍,围绕聚集发展这些产业聚集,将同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提升承载能力。重点是进一步加快区内楼宇及配套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环境的综合吸引力。楼宇建设方面,到今年底,商务区将累计有32栋楼宇竣工,可以为各类企业入驻提供充足空间。配套环境方面,今年6月,于家堡高铁站和地下商业街将同步竣工,区内道路、景观、环境建设也将基本完成;到8月底,京津城际延长线将全线贯通,于家堡与首都核心区将实现45分钟全程通达;年内,响螺湾体育休闲广场和生活服务中心将投入使用,万达[微博]广场、天津师大附属学校、国际医院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将启动建设。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为促进五大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我们进一步调整明确了于家堡和响螺湾两大功能片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于家堡(含天碱及解放路商业区)将重点聚集创新型金融机构和一站式商业中心,目标是建成全国领先的金融业聚集区和区域消费中心。响螺湾(含大沽生活区)将重点聚集总部机构、研发中心、贸易服务企业以及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态,目标是建成区域贸易服务中心和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参考国内外成熟CBD发展模式,正在抓紧制定楼宇产业发展规划,将引导每个楼宇重点聚集3到4个细分业态,从而最大可能的实现规模效应。空间载体安排上,计划40%的楼宇重点聚集贸易业态,20%发展创新金融、10%聚集科技企业、10%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并确保承载各类总部项目的楼宇面积不低于20%。

三是完善发展政策体系。这方面,我们当前正在着力推进两项工作。一个是利用调整好现有政策。重点是通过加强与中行等专业机构的合作,抓紧制定落实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发挥最大效力。同时,调整优化现有政策扶持方式,变政策直补为产业引导,聚集更多社会资本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助推产业发展。另一个是有针对性地争取新政策。在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等具有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的改革领域,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新的试点政策,进一步增强制度驱动力和政策吸引力。

四是开展全产业链招商。重点是整合内部招商力量,组建3到4支专业化招商队伍,每个队伍重点跟踪引进1-2个产业领域的项目和企业,着力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全面拓展招商渠道,借助利用好新区投资促进中心、市区驻京办、驻区企业及楼宇开发商、各类行会组织等外部招商力量。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为重点,面向环渤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加大区域营销力度,每周组织不少于10场的各类招商推介、政策宣讲、项目对接等活动,打造强大声势,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自贸区、投资商务区,力争每月组织几场具有含金量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五是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围绕助推各类企业和人才发展,重点强化行政审批和融资保障两个方面的服务。审批方面,我们将建立健全审批服务跟踪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实时了解企业和个人对于审批服务的意见诉求,及时掌握流程和服务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动态调整审批机制和办事模式,不断提高审批效率。融资方面,将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聚集优势,积极做好银企对接工作,组织引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定制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以及各类企业和人才的创新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