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自贸园区: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上
2014
12/26
15:34

天津北方网讯:在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天津自贸园区申报方案终于尘埃落地。时隔一周,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透露,目前天津、广东、福建三地实施方案已经基本敲定,获批在即。这意味着,天津追逐了十几年的自贸区梦想终于近在眼前了。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刘恩专院长,探寻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天津自由贸易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接受北方网记者采访

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天津自由贸易园区的落地让天津的战略地位有什么变化?

刘恩专:天津自贸园区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韩自贸区迅速推进背景下建立的。它承载着双重国家战略,是天津开放门户的再升级。从自由贸易园区角度,天津应该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口岸城市,它能够辐射三北,同时面向东北亚,因此这个城市更具有开放性。另外,天津自贸园区将与迅速推进的中韩自贸区相对接,区域辐射的功能很强。关于中韩自贸区,其推进速度很快,超过了预期。在同韩国经贸往来的规模上,全国对韩贸易额超过了两千亿,而天津占全国对韩贸易的十分之一。作为中韩投资中的主要聚集地,天津在中韩贸易中的主导产品上有优势,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目前,天津为自由贸易园区未来的建设做了哪些准备?

刘恩专:首先是方案上的反复修改。目前,天津自贸园区整体实施方案已经形成,并且做好了整体规划和战略安排。其次,根据方案,天津自贸园区将会包括东疆保税港区、中心商务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区域,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东疆保税港区是中国自贸构想的策源地,未来将继续发挥其在金融租赁方面的优势,把租赁业做成中国的中心和旗帜,打造“租赁业的中国特色的自由港”。天津保税港区将发挥空港经济区的优势,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临港临空服务产业等高端制造业上进行扩展,成为京津冀创新创业产业基地。中心商务区则定位为以金融、总部经济、灵活贸易方式、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科技互联网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服务业上,中心商务区主要对接中韩自贸区,直接引进大众消费热点行业。获批后,中心商务区总体上要达到“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重点承担经营体制创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创新,开发成为北方的对接国际金融市场的桥头堡和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基地。

记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强调“要在全国推行三张清单”,他在滨海新区考察时对于将109枚公章合并成一枚公章表示称赞。那么在天津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中,天津还将会从哪些方面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开放做好准备?

刘恩专:自贸园区的建立就是要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政策着力点是要实现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就是简政放权。改革将直接指向政府,要求给市场释放更大的自由空间。因此,对于政府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社会诚信体系。首先是要管住金融风险及不良的营商行为、不良投资贸易行为,进而建立起一个政府和企业基于诚信自律的环境,这样才能为投资贸易便利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记者:除了复制和推广上海的经验,天津自贸园区将如何体现自己的特色?

刘恩专:天津自贸园区方案是在借鉴上海试点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拟定的。首先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上,天津将在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平台上,打造一个更大的试验场。第二、投资负面清单会进一步“瘦身”,更体现天津的产业开放特征。第三,优势产业上进一步突出地区特色,包括先进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金融和货物贸易相连的融资租赁业和各种灵活贸易方式。第四,将直接对接中韩自贸区,建立与韩国产业相融合的消费者服务业。(见习记者段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