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面向京津冀:天津自贸区肩负双重战略
2014
12/13
15:03

本报记者李伯牙天津报道

就在一些人好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什么没有大篇幅提到自贸区的时候,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再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园区的消息。

对于期待已久的天津自贸区来说,能成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实属不易。

向全国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但各地不是照搬。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作为目前北方唯一一个自贸区,天津自贸区显然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地方不同,在试点内容方面显然也存在较大差异。

“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先不要跟上海简单作比较。”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存在所谓超越上海的说法,但天津申报自贸试验区的一个特殊背景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这个特殊背景之下,天津自贸区承担着双重国家战略,一个是自贸试验区战略,另一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探路京津冀深层改革

一体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难题,而这两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不断,给这一地区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

去年习近平提出京津冀要协同发展,今年又提出七点要求,要三地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一起成为明年重点实施的区域政策,要争取良好开局。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天津)自贸区是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亮点。”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APEC研究院院长盛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地区会成为政策高地,吸引更多人员、资源,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

而天津自贸区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结合地方特点来做,也绕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话题。

按照国家对于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国际[1.99% 资金 研报]航运中心的定位,天津的发展要辐射京津冀乃至环渤海,更要带动华北、东北、西北这三北地区。

而在天津自贸区列为第二批自贸区之后,无论是港口还是产业显然需要重新整合。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马云泽对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其他几个自贸区的任务将是要带动区域发展,而天津子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就是要面向三北地区,面向京津冀。

与上海不同的天津特色

除了面向京津冀这个最大的特色之外,天津自贸区在负面清单和试点重点方面也有所不同。

当地一位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方案是商务部国际司设计主导的,而天津自贸试验区方案设计则是外资司主导的,这体现商务部对天津市以泰达为中心滨海新区的利用外资是肯定的。

这些年来天津的大企业、大项目不断落地,打造了较强的工业体系。当然,在历史上,天津的港口与工业都不弱。

“所谓发展制造业必须有传统,有固有优势,单靠设备不行,要有人才。”刘恩专表示,工业是天津的固有优势,因此天津能够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能在低碳环保行业上引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滨海新区是全国外资贸易发展的重地,基础比较好,这些年来下了大量功夫进行招商引资,形成优质外商基地,大型央企项目、高新技术转换基地,价值链配套基地,都和制造业有关。”盛斌也认为,天津的工业体系还是比较完备多样的。

与上海自贸区不同的是天津自贸区依托滨海新区两千多平方公里面积,发展空间很大。在滨海新区这些年的改革试验中,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比较大胆,这对自贸区的建设也是一个良好的条件,而上海自贸区试验的一个目的就是行政体制简化。

“砍掉三个行政区,涉及几千名官员的切身利益,滨海新区在这方面步子不小。”当地一位专家表示,这在全国都比较少见。

此外,在自贸区的试验内容方面,天津凭借融资租赁的优势将呈现不同特色。凭借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试点改革,这些年来天津在融资租赁方面形成了特色。刘恩专表示,天津的融资租赁已经做大,这是个能够延长产业链的行业。

“滨海新区建立自贸试验区的优势,就是它有一个很大的老城区加上扩展的金融区相配合。”刘恩专认为,凭借着工业基础和空间优势,再加上毗邻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自贸区在金融业等方面有着不小的发展空间,至于负面清单方面,也将根据天津的产业和区位特色有所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