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泰达在龙头项目基础上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做大产业集群,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或区域级产业集群。开发区的手机、平板电视、液晶显示器、风电装备、胰岛素、酶制剂、方便食品和瓶装水、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步骤,“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制造业”是其设立初衷。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先进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仍旧是泰达最为关键的定位之一。
“面对国内一轮轮的对外贸易热、房地产热等多种诱惑,天津开发区坚持认为先进制造业是历史主题和自身优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如此说道。
近年来,泰达始终把握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方向,大力营造有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创新为主导,引领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瓶颈,并为区域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服务支撑。
目前,泰达在龙头项目基础上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做大产业集群,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或区域级产业集群。开发区的手机、平板电视、液晶显示器、风电装备、胰岛素、酶制剂、方便食品和瓶装水、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2013年,泰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达到8053亿元,对区域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龙头项目引领产业发展
在泰达的经济地图上,百旗广场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点。蓝天白云下,印着三星电子、长城汽车、诺和诺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标志的白旗迎风招展,向四海宾客展示着这些龙头项目聚集引爆的经济能量。
引进竞争力强、投资强度大的龙头项目,以龙头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是泰达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成功路径之一。泰达是天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2013年其生产整车71万辆,占天津市整车产量的84.2%;汽车产业实现的产值1246.7亿元,占天津市的67.6%。在该产业崛起的背后,龙头项目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开发区投促系统相关负责人介绍,泰达瞄准汽车产业链的整车、重要配套产品制造等关键环节,加大引进力度,并积极促成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聚集。先后引进了一汽丰田、长城等整车项目,并带动了大众变速器、艾达变速器、立中车轮、锦湖轮胎、大陆汽车电子、电装电子、松下汽车电子、长城汽车金融等上下游企业落户。目前,泰达拥有整车企业4家,各类零部件配套企业200余家,其中,一级配套商数量过半,产业附加值高的配套项目达到三分之一;新皇冠、新卡罗拉、长城哈弗H6等一批新车型成功下线,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十年来,泰达在引进龙头项目、大项目方面成绩斐然。据统计,泰达引进的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各类外资项目1223个,89家《财富》500强跨国企业在开发区投资230个项目。目前,开发区拥有1家千亿级企业集团、3家500亿级企业、17家百亿级企业以及289家亿元级企业。
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中俄炼化、大众变速器、长城汽车、壳牌润滑油、鸿富锦等一批各大产业代表企业在泰达不断发展,摆脱了当年泰达只靠摩托罗拉等少数几家大企业支撑发展的局面,极大地增强了开发区的抗风险能力。
龙头项目、大项目是各区域招商引资团队聚焦的“稀缺资源”,它们何以如此青睐泰达?或许,一项自1997年商务部开展的评比活动能够给出答案。
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泰达连续斩获第一,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看来,蝉联第一的背后,开发区在创新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功不可没。
秉承“100-1=0”、“服务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泰达以企业满意作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靠前服务,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提高企业服务的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拓展和提升OA的功能,设计开发超时公文短信提醒、房屋管理、项目资金管理等系统软件,优化了电子政务的质量。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完善行政审批电子化平台建设。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务网进行全新改版,提高了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泰达的政府服务效率和投资环境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各类企业在开发区的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法制和国际规则保障,提高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要针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研发转化等不同产业,大、中、小、微等不同规模,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不同阶段,确定好专业化服务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