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2539家;到2015年,总量要突破5000家。武清区在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在了全市前列,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面腾飞?近日,记者采访了武清区委书记张勇。
记者:近年来,武清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勇:作为涉农区县,武清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底子薄、难度大,但通过几年来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迅速扩大、质量迅速提升。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发展到2539家,科技“小巨人”达到137家,科技型企业总量跃居全市第3位。今年武清区专利申请量近2000件,红日药业等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已经显现。
记者:成绩的取得,主要招法是什么?
张勇:第一,建设了一批科技发展载体,累计建成孵化器加速器94万平方米,投入运营30万平方米,5家科技孵化器通过市级认定,京滨工业园、京津科技谷被认定为市级高新区。第二,全面加大科技招商引智和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石油大学等8家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组织与4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对接,引进中钢研、中纺院、北矿冶等7家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第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特别是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引进、抓帮扶,营造了全区鼓励支持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累计帮助企业落实市区级扶持资金超过4亿元。
记者:下一步发展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措施来保证?
张勇:到2015年,武清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要突破5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超过280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0家以上、“杀手锏”产品20个、上市或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达到20家,各项指标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为实现这个目标,武清区将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招商。落实招商责任,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至少引进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高规格招商活动,并举行一次集中签约。严格督促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区委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抓“小巨人”和“杀手锏”产品培育。突出重点、集中培育,对筛选出来的重点企业,园区和乡镇采取“一企一策”,开展“一对一”服务,推动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三是抓载体。这里边包含着3个层面含义。在孵化器加速器层面,京津高校科技创新园已经揭牌,区里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吸引和支持高校进驻发展科技研发孵化项目。在高新区层面,推动京滨工业园和京津科技谷完成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并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在乡镇发展载体层面,积极推进乡镇产业区资源整合,盘活闲置厂房用地。按照异地发展的思路,推动没有产业区的乡镇充分利用好区内楼宇平台。四是抓服务。第一落实扶持政策。武清区将充分利用好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10条政策措施,并结合“市10条”进一步修订完善武清的扶持办法,3年计划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超过4亿元。第二搞好融资服务。今后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对接活动。注重发挥驻区银行服务地区发展的作用,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同时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第三是优化行政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帮扶责任,深入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