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自贸区申报最后冲刺“就等国务院最后批准”
2014
03/10
14:11

“天津自贸区的方案,得到30多个国家部委意见反馈,全部赞同,希望早日批准天津设立自贸区。”3月5日下午,天津市长黄兴国在全国人大天津市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透露,天津自贸区相关配套工作也已经基本准备完善,“就等国务院最后批准”。

而在当天上午的人大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14年工作部署之一就是“开展若干新的自贸区试点”。

至此,筹谋数年之久的天津自贸区,终于呼之欲出,只等“靴子落地”。

而回顾天津自贸区的申报历程,正如黄兴国所透露的那样——“经过几轮修改”,一波三折。

第一轮申报

直到3月5号下午黄兴国做出上述“30多个部委赞同”的乐观表态前,天津上下一直对自贸区申报进展保持着天津官场一贯式的谨慎和低调。

早在两天前的3月3日晚,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询问此事时,他仍以“自贸区正在申请过程中,现在不好说”作答。

这种谨慎不仅是天津官场的一贯传统,也与天津自贸区申报历程的曲折有关。

本来,天津是国内最早瞄准自贸区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早在2007年12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封关后,天津就将自由贸易港区提上议事日程。次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也明确表示,东疆保税港区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等于给天津建设自贸区开了“路条”。2011年批复的《天津北方国际[-4.23% 资金 研报]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也再次重申,在天津东疆进行自贸区改革探索的目标。

2013年全国“两会”后新晋总理李克强首次外出考察中,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再次挑动天津的自贸区神经。彼时,东疆保税港区官员在前往采访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面前,毫不掩饰其对上海申报自贸区的关切,甚至直接向记者打探上海自贸区方案的内容。

同月,天津的自贸区方案上报国务院,核心内容是瞄准贸易便利化。

本来,商务部向国务院上报自贸区方案时,天津方案是和上海方案一起提交的,但最终批准的是上海。

与“综改创新区”并行

在天津自贸区与中国第一家自贸区失之交臂之后,去年12月27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滨海新区时,天津官员终于当面抛出了这一疑问:天津申报建设自贸区何以未获通过?

李克强当时回应称,天津“可以不叫自贸区,要形成和上海不一样的特色,叫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政策和自贸区一样,而且面积扩至整个滨海新区”。

次日开幕的天津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在部署2014年要重点抓好的几项改革中,排在第一位的即是“大力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和创新”,而“自贸区”并未出现在其对新一年的工作部署中。

据此,外界一度以为,天津自贸区将会被“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取代。甚至连天津市高级官员,亦如此认为。

天津市滨海新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当时表示,天津“自贸区”方案经多轮修订后在去年12月份终获得国务院相关部委认可,提出“综合改革创新区”后“肯定还要再次修改”,而且不会是将原来的方案简单放大。据其透露,为此天津市已由商务委、口岸办、滨海新区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对“自贸区”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

这位官员当时估计,此项工作“短则一两个月,长则需要半年”。

不过,正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日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自贸区”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是两回事,虽然二者“核心内容相近”,但在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目前,两者正并行不悖的申报。

“拷贝”上海模式

与天津自贸区申报过程一波三折相伴随的,是其方案的反复修改、范围的相应调整。

由于2008年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明确天津东疆未来发展自贸区的目标,天津自贸区第一版方案也就毫无意外的将东疆保税港区作为自贸区主体,并计划在东疆一岛的基础上,投资600亿元填海造陆建设东疆二岛。

但在李克强总理去年12月底考查滨海新区时表示,天津自贸区汇报的范围“可能比上海大一点,但具体多少,你们自己考虑”。之后,天津有一种想法,自贸区区域大一点好,但内部讨论时,并非所有人都认为整个滨海新区都纳入进去才好。

是故,天津自贸区申报的范围将介于东疆和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之间。消息人士称,除了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0.22% 资金 研报]保税区、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和空港保税区也被纳入进来,大概有260平方公里。但鉴于目前天津自贸区方案尚处保密阶段,这一消息无法得到证实。

由于早在东疆一期封关并将自贸区试验提上日程时,海关总署领导即表示,就货物贸易而言,东疆保税港区获得的政策已经非常接近自贸区的要求。因此,外界普遍推测,天津自贸区希望突破的方向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天津市长黄兴国最新披露的内容,证实了这一看法。他表示,天津自贸区基本上是“拷贝”上海模式,同时又贴近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也就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对于天津“自身特点”,天津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冯志江认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业发达,是天津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天津自贸区的探索过程中,政策应对实体经济进一步开放。“比如对合资企业的合资比例适度放开,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

“服务业开放方面,主要是类似于法律咨询这样的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开放,方向不外乎是利率市场化、自贸区内外资企业收入是否可自由兑换和进出、离岸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的壮大、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吸引金融人才。”南开大学田利辉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

天津“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东疆保税港区的2014年工作计划,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天津自贸区方案的冰山一角:“将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主要目标,着重在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不断提升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水平”。(编辑吴红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