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天津市各个区县都将建立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支持科技金融开展对接融资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市科委科技金融处处长单光瑞介绍,加上首批获批的13家平台,年内将共有18家各区县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完成建设。在建立实体平台的同时,市科委也将积极推动互联网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同时,天津科技金融大厦也在打造面向全国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未来在楼里引进国际孵化器和虚拟孵化器,成为更多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加油驿站”。
昨日,在华苑产业园区天津科技金融大厦中举办的业务交流会上,市科委科技金融处处长单光瑞介绍了本市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每个区县都将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对接平台,届时本市将共有18家平台。”单光瑞在介绍中表示。据了解,今年8月,本市第一批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名单颁布,包括滨海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塘沽科技金融对接服务中心、天津市蓟县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津南区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等13家平台榜上有名。通过这些平台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推介给企业,也让企业进一步了解产品和金融市场。
针对区域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工作,滨海高新区科技局麦晴峰介绍,随着高新区企业注册资本的升高,对金融企业对接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之前,区域内多数服务业企业的注册资金在30万元左右、生产型企业的注册资金在50万元左右,而现在普遍升级至100万元左右。”今年,高新区已经投入一亿元资助初创型企业发展。未来政府资本将与商业资本绑定,进一步扶持相关企业。高新区也将帮助企业完成升级,提升企业管理运营能力,使企业自主判断自身是否能够适应融资。其次,将利用新媒体资源,大力发展移动互联金融,使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对称、业务办理效率提升。
除了各区县的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天津科技金融大厦也将打造面向全国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市科技金融发展中心主任杨旭才介绍,“大厦三层3700平方米,将全部打造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30余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陆续入驻。”论坛承办方大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占通介绍,企业将利用自身资源为天津科技金融大厦引进国际孵化器和虚拟孵化器,目前已与来自以色列和美国的相关企业达成框架协议。今后这些在孵企业,可以最便利地与大厦内的金融机构完成业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