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取消超国民待遇为核心的“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甚嚣尘上,并为一些舆论利用唱空中国。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等一系列努力,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持续改善,并未出现“恶化”。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产业结构合理,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突出,未来仍将是全球投资洼地、吸引资金的磁铁。
“变化”并不是“恶化”
专家认为,一国投资环境涉及的因素很多,“超国民待遇”作为一种吸引外资的阶段性政策,仅是一项参考因素,而不能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唯一甚 至主要标准。从国际上看,评判一国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准主要包括人力、土地、资金、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以及基础设施、税收、市场稳定性、市场规模和政府制度 环境等。目前,无论是与周边发展中国家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环境都有明显优势。
“取消超国民待遇有利于为中外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张宁博士对记者表示,一国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应涉及多个方面。“除了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提升、税负均等对待外,近年 来,我国法律制度逐渐完善,政府政策更加透明,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证了外商投资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为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也要注意,投资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关上大门,有“变化”并不意味着“恶化”。专家指出,以实际吸收外资数量这一 评判一国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来看,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额超过1200亿美元,在全球所有经济体中排名第二,并连续21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
投资环境优势明显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一直奉行积极的开放政策,主动开放国内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使外商在中国投资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累计达到1.28万亿美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表示。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国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杜鹰认为,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减少物流成本,便利人员经贸往来,为企业投资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劳动力素质的持续改善逐渐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一个优势。”张宁认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决不能被视为投资环境恶化。“廉价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局面正在改变,这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素质在持续改善,是人力资本提升的表现,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赢得外资青睐也得益于较低的税收负担。专家指出,税收对企业利润有直接影响,在投资决策中 不可忽视。目前,中国对内、外资普通企业统一按2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小微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更低。而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达到39%,日本的这一税率则高达42%。因此,即使在华外资企业不再享有比内资企业低的优惠税率之后,在华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仍远低于美日等发达经济体。
未来仍是投资洼地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过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们认为,中国引进外资的综合优势依然比较突出,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信心没有改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一些报告也对中国外资环境作出了评估。
国际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发布的2013年度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市场仍具很强的吸引力。波士顿执行集团(BCG)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83%的跨国企业表示中国是其重要市场,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仍将是跨国企业看中的最重要的新兴市场。
综合投资环境持续向好将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洼地。专家认为,除了经济增长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外,中国产业配套相对完整,集聚效应突 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已建立起产业间相互支撑的体系优势,产业链条相对完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更易实现上下游产业在特定地区内形成规模效应, 提高生产、创新、物流效率。
“预计今年全年吸收外资规模仍将保持相对稳定。下阶段我们将按照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沈丹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