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在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内,只有稀落的工厂和少数的工人,交通不便、人才稀少,那时去华苑工作很不情愿。而如今,天津滨海高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高新区之一,华苑科技园更是企业林立,地产业发展迅速,生活配套完善,产业聚集效应初显,去华苑科技园上班已经成为精英人才的向往。
图为滨海高新区入口 来源于网络
“10年前,我是骑着自行车来这里创业。现如今,我们企业每年奖励优秀员工3辆帕萨特。”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曾经说。
“15年前,公司内电脑平均2人1台,从事IT人员平均学历是大专,专业计算机本科生少得可怜。而如今,公司产值达千万以上,‘海归精英’达到了1/5。” 一位首批海归人才回忆说。
“原来的一片荒凉土地和芦苇塘,如今树木成荫,绿地成片,环境变化翻天覆地,高新区为企业营造了越来越好的软硬环境。在我们企业发展的紧要环节,高新区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的企业在这里一干就是10几年。”一位高新区工作人员表示。
5年前的经济危机 验证了高新区的发展
图为滨海高新区航拍 来源于网络
高新区发改局负责同志表示,经过高新区人的不懈努力,在硬仗面前没有“掉链子”。2008年,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的高新区受到了较大冲击,然而天津滨海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达30%,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之一”,让世人眼前一亮。
高新区科技局负责同志说:“回想起5年前的那场‘战役’还历历在目。2008年的滨海高新区确定的小巨人企业有33家,当时有5家收入过亿元、7家收入翻番,在经济萧条的之年仍保持了57.8%的平均增长,这一数据让几代高新区人都引以为豪,更坚定了高新区发展的前进脚步。”
现如今高新区6大科技园 焕发强大动力
图为滨海高新区内高新产业 来源于网络
现如今的高新区拥有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截至2013年6月,滨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工业总产值619亿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172.50亿元,同比增长19.1%;一般预算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0%。
行业领军地位不断凸显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其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发展环境处于国内前列。形成了绿色贮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三大板块,聚集了力神公司、比克、巴莫等知名企业。截至今年7月份,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66.4亿元,同比增长11.8%。
在电子信息及集成产业方面,滨海高新区正在倾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基地、华信天津软件园、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都聚集于此。截至今年7月份,电子信息及集成产业产值达到146.7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赛象科技“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德国西门子在滨海高新区建立电气传动装备生产基地,鼎盛工程机械公司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到世界的60多个国家。
航空航天产业是天津滨海高新区新的亮点,高新区引进了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航天器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环保脱硫项目和特种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这些项目均代表了各自领域我国的最高水平。截至今年7月份,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36.29亿元,同比增长了21.56倍。
聚集效应明显 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滨海高新区的企业发展,不仅带来的人才的聚集,更为周边区域带来繁荣的商业和地产的开发。智慧山将建成“天津硅谷”,到2014年底整个项目完成,落户企业将达到500家。此外,滨海高新区拥有“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和“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两大“国字号”品牌,汇集了完美世界、人人网、搜房网、奇虎360、神界漫画、北方电影集团等100多家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截至今年7月份,创意文化产业产值达到75.35亿元,同比增长84.4%。而随着更多地产商的入住滨海高新区,华苑、滨海等片区成为近十年来津门楼市“焦点”,未来的华苑科技园将呈现高端科技、人才、商业、地产齐头发展的局面。
据了解,2013年至201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比例高于60%,各类上市企业数量达到40家,全面实现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各项指标。
园区建设立足企业需求 吸金效应不断增强
一位产业地产内部工作人员表示,如今各地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但产业园政策朝令夕改,一些产业园、科技园只在建设初期大打高标准、高回报率、要求高端配套服务,而实施起来却成为了“空城”,进而最终“流产”。
高标准、高规格是好事,但产业园建设还需从实际出发,切勿本末倒置。从滨海高新区的发展来看,从最初的几家企业发展到数百家龙头企业的聚集,企业随着高新区发展而壮大,高新区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更具备聚集效应。随着这种“吸金”效应的不断增强,高端配套、高端企业、5A级写字楼、高端人才便水到渠成,这种发展思路值得借鉴。
筑巢引凤 发展还在继续
滨海高新区夜景 来源于网络
在采访快结束时,记者遇到了刚在华苑找到工作的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安全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李志伟。“这里发展空间大、高新企业多,不少同学都来这里找工作。定居高新区成为了我们80后的‘香饽饽’”李志伟说。像李志伟同学的观点已成为主流,这不仅是一个人才聚集的积极信号,更是高新区聚集新鲜血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