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滨海新区借北斗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2013
09/23
10:55

日前,国家级北斗战略新兴产业园落户本市武清区,园区将重点打造“三个平台、七个集群”。业内人士认为,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品,这些产业终端未来都可以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迎来巨大商机。

“无缝”对接北斗导航产业

在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天大科技园的会议室里,一幅裱着“北斗之芯”的书法作品格外显眼。谈及这四个大字的来历,常务副总经理文胜利告诉记者,2010年公司开发出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CPU,被应用于邮政车导航监控系统,而这个监控系统使用的就是北斗导航系统。由于这款CPU在信息安全、数据传递上“技艺超群”,后来在一次北斗导航相关会议上,被有关领导题赠“北斗之芯”。

文胜利表示,公司的嵌入式CPU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使用量超过了9000万颗,曾用于上海世博会的警务通系统,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北斗导航的产业链在天津形成规模,公司可以随时为相关下游企业启动芯片设计,并实现生产。

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看来,天津有北斗导航发展的传统优势,此前与国家卫星导航信息服务中心在北斗应用模块及终端产品开发、应用示范、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设、北斗产业基金等多领域开展过广泛深入合作,未来将打造高水平的北斗天津产业园区。

“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诸如移动通信产业集群、电子元器件产业、数字视听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国内领先的多个专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数据库、嵌入式软件、超级计算等领域也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品。”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王莹认为,比如,位于高新区的业界知名的导航产品与服务引领者——中环导航、位于开发区的为高档汽车配套导航的天津电装电子有限公司、新区的众多智能电子终端厂商将来都可以在产业链下游与北斗导航实现“无缝对接”,内置北斗导航芯片或生产GPS和北斗导航的双模产品。

提升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水平

记者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了解到,国家级北斗战略新兴产业园的“三个平台”包括北斗产业化应用研发、运营、服务平台,北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平台,北斗导航系统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平台;“七个集群”包括公共服务集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集群、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集群、数字内容(创意)产业企业集群、高端服务外包产业企业集群、北斗应用产业集群、国际化研发企业集群。

“滨海新区既有产业集群优势,也有上下游的产业链整合优势,还有和国家级北斗战略新兴产业园之间的地理优势以及人才、基础配套应用、信息服务保障等优势。”王莹指出,预计到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民用时,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而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地,不仅将迎来巨大商机,同时将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和产业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