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抢抓战略机遇 推进产业焕新——天津滨海新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
10/09
10:52

光明日报记者 王艺钊 刘茜 董山峰

国庆假期前,首批来自洪都拉斯的南美白对虾漂洋过海,在天津放行通关,登陆我国市场。同期,载有11.7吨秘鲁进口蓝莓的“以星汤加拉”号货轮停靠在天津港,不到5个小时,蓝莓运抵位于河北省的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天津港至南美直航航线开通以来,不仅把进口美味抢‘鲜’送上京津冀地区百姓的餐桌,也进一步放大了‘港口+物流’集聚效应,让众多贸易商一眼就看到商机。”天津滨海新区东疆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批贸易企业相继落户东疆综保区,开展车厘子、凤梨、山竹等水果进口业务。

一条条“水果快线”的开通,一项项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后,滨海新区把握发展机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滨城”样板。

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映入眼帘。以创新为墨、以拼搏为笔,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以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进一步强化承接载体建设,一批优质企业和创新平台落地生根,吸引着来自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人才涌入滨海新区。

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科技园首批落户企业,这家无人机企业在“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协同创新模式带动下,年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并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申报了10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公司的京津两地团队各有分工,他们紧密配合,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有助于企业提高研发生产效率。”公司副总经理李治国说。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滨海新区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2023年,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资源在津落地协同项目95个,总投资641.2亿元;共同推出179项“同事同标”事项,381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发布首批“京津冀+雄安”自助办事项208项。今年7月以来,中央企事业单位在滨海新区新设机构30家。

在天津“制造业立市”的发展主线指引下,滨海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承担着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职责。不久前,一家科技公司天津工厂的碳化硅功率模块迎来首次批产,作为电气化领域的关键核心部件,搭载碳化硅半导体的高效功率模组可缩短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延长续航里程。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碳化硅供应合作伙伴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以满足电气化的强劲增长需求,助力未来绿色出行。

近年来,滨海新区通过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持续推进产业焕新,通过创新平台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仅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即获批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区总数增至4家;新增1家科技型上市企业,全区总数达34家;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一系列创新成果表明,滨海新区发展新兴产业的脚步正在加快。

“我们用足用好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加快成长。今年1至8月份,滨海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9.7%。”在9月29日举行的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滨海新区副区长罗平介绍,《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以来,滨海新区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7.0版方案,实施196项改革举措,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获得感。新增落户企业5621户、新增常住人口2.7万人,引进各类人才6800人。

“未来,滨海新区将抢抓机遇,加快推动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滨城’样板,在支撑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京津冀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中体现滨海担当、展现滨海作为。”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表示。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08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