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我国北方首个自贸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长史,联动创新区的设立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8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挂牌成立。几年来,滨海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试验田”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引领“桥头堡”作用,构建“双自联动”发展新格局,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力挺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政策互动、优势叠加、联动发展、双向溢出,为加快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自贸联动工作机制
想要发展好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理顺联动的工作机制是第一步。从2021年至2023年,滨海高新区在完善自贸联动工作机制方面步履坚劲。先后印发《高新区落实〈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工作方案》,成立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自贸联动创新局,并与自贸区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双自联动”各项工作。同时,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内部也制定出联动创新区指标考核工作方案及考核体系,明确分工,逐项定责、定分,按季度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除此之外,滨海高新区还积极汇总上报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等联动创新区改革试点经验,建立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两张“工作清单”报送制度,以需求为导向,及时上报自贸联动政策需求,有力地支撑了自贸试验区开展政策创新。并且逐项梳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逐步形成了《关于梳理可借鉴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措施清单情况的专报》;推动将“双自联动”、细胞治疗等内容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推动自贸政策赋能产业创新
为了让自贸政策更加贴近产业,进而赋能滨海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再升级,几年来,滨海高新区主动出击,多维度提升服务成效,依托线上线下培训、走访调研、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企业宣传解读RCEP优惠政策、经贸规则,切实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对于经贸规则的运用水平。同时,针对守信红名单的诚信企业,滨海高新区把AEO高级认证辅导服务给企业“送上门”,组织专家进行一对一全程指导,为企业实现通过认证保驾护航。
针对不同产业的实际需求,滨海高新区还积极探索“保税+”产业发展新模式,先后编制完成《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保税研发工作路径探索专题研究报告》《综保区赋能“细胞谷”生物医药产业专报》;并依托“芯火”双创基地(平台),探索开展集成电路“保税+检测”新业态;联合赛象科技公司、歌美飒公司探索高端装备制造维修物品+保税政策集成创新路径。
目前,“生物医药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已获得自贸区创新发展项目立项,基因与细胞治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建设,滨海高新区企业中源协和已正式开启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全闭环试点。此外,滨海高新区还与天津港保税区签署医疗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院所“ 绿药 通道”建设、真实世界研究等领域展开合作。提升服务、创新机制、引入资源,这些掷地有声的举措,有效地激发了滨海高新区的产业活力。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
如何打破“走出去”与“引进来”间的瓶颈?如何营造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对于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而言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滨海高新区积极推动外资机构落地参与境内不良资产处置,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华平投资在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设立两只不良资产基金;创源生物落地天津地区首笔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为企业提高外债额度近350万美元;积极争取通过“白名单”等方式拓展FT账户政策适用范围至滨海高新区,筛选“白名单”方式开立FT账户需求企业15家。
此外,滨海高新区还获批了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吸纳进驻企业67家,交易额达7.4亿元,引入大森林物流等50余家跨境电商优质服务商,并与近20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协议,累计培训跨境电商学生3000余人。
而在加大外贸外资企业帮扶力度方面,滨海高新区积极组织队伍赴歌美飒、丰田汽车技术中心等20余家外资外贸企业调研服务,宣讲RCEP政策;向商务部报送生物医药产业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工作项目,助力药研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盛实百草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并全市首创对海关AEO高认企业给予奖励支持,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提升信用等级开拓国际市场。
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滨海高新区将持续提升自贸联动创新水平、创新体制机制赋能产业发展、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生态圈。
未来,滨海高新区将深入推动自贸区政策延伸复制,加强自贸政策创新研究。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梳理可借鉴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强与自贸区各片区合作,共同谋划创新点、突破点;持续加强对RCEP、CPTPP等经贸规则研究,联合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围绕RCEP背景下高效利用政策空间促进直接投资与营商环境提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据要素有序流动等课题开展研究,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路径探索。
同时,高水平打造生物医药供应链平台,探索“保税+”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数字化升级版。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为依托,与海关、药监、商务等部门协同创新推动,以平台建设、优化生物医药进口材料通关环境为切入点,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风险评估、进出境审批、后续管理等一站式通关服务,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数字贸易新增长点。聚焦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高水平建设“细胞谷”“中国信创谷”“海河实验室”为依托,探索在联动创新区内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等“保税+”业务模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完善提升“津品优选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整合从生产、销售、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消费终端等全系资源,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引导传统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此外,还将继续探索构建京津冀“双自联动”生态圈,互相借鉴推广先行先试政策措施,支持联动创新区内企业联合京冀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联合攻关,建设创新联合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创新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投资贸易、产业人才交流等领域合作,在联动创新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外籍人才引进方面的便利化举措,汇聚海外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