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市华苑软件园:规划先行 政策铺路
2013
07/31
14:22

采访天津IT产业就不能不采访天津高新区,采访天津高新区就不能不采访华苑软件园。也许一组数据能证明这种观点,截至2007年,华苑软件园聚集了天津71%的经认定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认证数占全市的72%、软件著作权登记数占全市的64%,同时,华苑软件园云集了天津53%的系统集成企业,软件出口,尤其是对日软件出口成为软件园的特色。

实实在在的鼓励

华苑软件园成立于1998年,经过10年的发展,形成软件产品及服务、软件和服务外包、动漫及数字内容、IC设计等重点发展的领域。与其他地区相比,入驻华苑软件园的企业可谓“很幸福”。近几年,华苑软件园累计为软件企业落实退税近5000万元。

2008年,为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天津高新区出台了“加快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鼓励办法”,其核心内容包括:

管委会在自主创新资金中设立“鼓励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自2008年起5年内,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重点支持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符合国家和天津市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和机构,享受国家和天津市财税优惠政策;经过认定的其他企业和机构,按照其实际缴纳的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增值税、城建税在高新区留成部分的额度,实行前五年全额奖励,后五年半额奖励的鼓励政策。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天津高新区在原先面向通过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实行的类似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扩大了政策的适用范围,加大了支持力度,为更多重点发展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对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软件100强企业所设立的企业和机构,按照认定标准予以300万元至500万元的鼓励资金。

鼓励企业和机构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对经认定的实训基地按核准的实训人数予以每人每月500元的实习补贴,最长为六个月。

平台化支持

2003年11月,华苑软件园获批“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出口基地采用公司化运作,其运营主体华苑软件园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为入驻企业提升承接国内外软件外包业务的竞争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目前,“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包括一个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两个门户(互联网门户,综合管理门户)、三个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出口业务体系)、四个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数据设施平台)、五个中心(数据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新技术开发实验中心、软件质量与评测中心)的技术基础支撑平台。技术基础支撑平台进一步解决了基地内软件出口企业相互间技术合作、公共性技术资源复用、质量保证和评价、新技术开发等问题。

三期工程已启动

2008年,天津高新区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大力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为此,在成功建设了软件园一期、二期之后,又规划了占地面积3.08平方公里的国际化“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软件园发展历程

◎1998年,软件园成立,隶属于天津高新区。

◎1998年7月,天津市政府授予"天津市软件产业基地",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级软件园。

◎1998年8月,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2003年7月,成为"天津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

◎2003年11月,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2007年5月,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园区"。

◎2008年,成为"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信息服务业核心区"。

目前,“天津高新区.国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核心区”、“中心商务区标志性建筑——中国117大厦”、“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基地”等多个重点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据介绍,天津高新区.国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核心区占地40.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部分工业地产项目将于明年底竣工,主体建筑将在2年后投入使用。核心区项目是天津高新区外包产业基地的起步项目,也是园区整个产业带建设的先导工程。

随着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能源基地的建成,预计到2012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300亿元,是2006年的5倍,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总的从业人数8~10万人,人均年产值达到40万元,并实现出口4亿美元,华苑三期将成为天津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承载地,带动天津市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