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2021年一季度,滨海新区加快建设美丽“滨城”,新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13家,同比增长81.9%,占全市入库数的50%;新增2家国家级孵化器;新增13家“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占全市50%以上,涉及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滨海新区技术合同交易额1-3月达到87.1亿元,同比增长1093.2%,占全市67.8%。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滨海新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立区,全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今年一季度,为了让新区技术合同认定工作取得“开门红”,区科技局实地走访了电建市政集团、中交一工局、天津港集团、中石化四建等20余家单位开展上门服务,登记多个大额技术合同。同时,联合道本科技公司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开发的滨海新区智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线上平台,也于1月中旬正式启动运行,并增设6个线上登记窗口,与原有6个线下登记点形成互补;线上平台可智能判定五类技术合同,优化合同登记程序,实现企业从“跑一次”到“24小时网上办”的流程转变,目前已有近百家新区企业使用。
今年一季度,北大研究院的无人机三维导航系统、微控制器芯片关键技术等5个研发项目完成结项验收;清华研究院的电子检测、光电中试平台服务已上线天津市创新券系统;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做好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能服务、智能教育4个项目结项验收准备,并进入验收程序,目前该研究院已经为大庆嘉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一季度,区科技局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设新型产业创新集群,开展“4+4”产业创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创新集聚谷。为了增强“滨城”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区科技局持续推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天津市提升行动”专项组织进展顺利,专项经费已到位4.66亿元。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也成功入驻合成生物中心,组建大师工作室。科技设施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启动生物设计、DNA合成、高通量基因编辑等自动化合成生物创制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工业合成生物数据中心、工业微生物组学数据库平台等数据库。核心研发基地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完成70%。
谈及如何提升地区生物产业水平,推动“细胞谷”“生物制造谷”建设,区科技局负责同志表示,区科技局积极筹备市、区两级“细胞谷”建设推动工作会,印发了《2021年细胞产业技术创新行动方案工作要点》,积极申报科技部细胞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项目,推动申报合成生物学、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此外,还完成了《中国(天津)生物制造谷发展规划》编制,已报送新区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如今,新区已储备纳通骨科基地项目、生物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海天集团生物萃取鲜味料生产基地项目、复星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等重点集中开工项目。在关键技术攻坚克难方面,新区科技型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康希诺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发布Ⅲ期试验数据的单针疫苗,已附条件批准上市;合源生物研发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R-T细胞产品,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昂赛细胞研发的自主Ⅰ类新药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获批临床试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利用CRISPER技术研发出国际领先的多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已成功运用于工业模式菌株。
此外,为了进一步聚焦领域前沿技术,加快电子信息领域发展,区科技局还起草完成《2020年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总结》《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项工作总结》等,并对云服务企业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梳理,整理运营商5G服务情况。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持续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积极完成《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编制,编制《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1年工作计划并印发,形成了《关于滨海新区推动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前期工作梳理情况的报告》等,确保“十四五”期间新区科技创新工作谋好局、开好篇。(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记者从市统计局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持续加速回升,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0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9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6.2亿元,同比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70.91亿元,同比增长1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稳产保供效果显著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生猪产能恢复明显,一季度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增长27.9%;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55.8%,有效保障了节日市场猪肉供应。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1.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同比增长27.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4%;制造业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9.6%;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4%,两年平均增长9%。机械装备产品和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电梯产量同比增长1.3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82.2%,混凝土机械增长73.9%,新能源汽车增长4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倍,工业机器人增长1.6倍,服务机器人增长2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1倍。
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两年平均增长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倍,两年平均增长21.7%。
服务业加快恢复
各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2.7%,3月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5%,贷款余额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0.3%,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9%,水运货物周转量由降转升,增长0.1%,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5.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3%,快递业务量增长1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8%,两年平均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9.9%;1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1.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两年平均增长3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高技术产业投入持续加大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5%,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7%,两年平均增长10.1%,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投资同比增长11.8%,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投资增长4.5倍,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12.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4%,两年平均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2.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1%,两年平均增长3.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2%。
消费品市场恢复增长
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快速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4%,两年平均增长1.9%。限额以上商品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0.4%,两年平均增长11.3%;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3%,两年平均增长1倍;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倍,两年平均增长72.9%;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倍;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比增长11.1倍,两年平均增长68.7%。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两年平均增长11.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收支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8.8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8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0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72元,同比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0.2%。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7%,衣着下降3.9%,居住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下降1.3%,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7%和5.4%。
原文出自:https://www.tjxwst.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天津资讯网小编。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s://www.tjxwst.com/xw/15125.html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记者从市统计局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持续加速回升,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0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9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6.2亿元,同比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70.91亿元,同比增长1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稳产保供效果显著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生猪产能恢复明显,一季度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增长27.9%;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55.8%,有效保障了节日市场猪肉供应。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1.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同比增长27.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4%;制造业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9.6%;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4%,两年平均增长9%。机械装备产品和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电梯产量同比增长1.3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82.2%,混凝土机械增长73.9%,新能源汽车增长4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倍,工业机器人增长1.6倍,服务机器人增长2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1倍。
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两年平均增长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倍,两年平均增长21.7%。
服务业加快恢复
各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2.7%,3月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5%,贷款余额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0.3%,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9%,水运货物周转量由降转升,增长0.1%,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5.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3%,快递业务量增长1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8%,两年平均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9.9%;1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1.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两年平均增长3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高技术产业投入持续加大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5%,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7%,两年平均增长10.1%,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投资同比增长11.8%,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投资增长4.5倍,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12.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4%,两年平均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2.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1%,两年平均增长3.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2%。
消费品市场恢复增长
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快速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4%,两年平均增长1.9%。限额以上商品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0.4%,两年平均增长11.3%;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3%,两年平均增长1倍;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倍,两年平均增长72.9%;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倍;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比增长11.1倍,两年平均增长68.7%。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两年平均增长11.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收支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8.8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8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0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72元,同比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0.2%。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7%,衣着下降3.9%,居住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下降1.3%,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7%和5.4%。
原文出自:https://www.tjxwst.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天津资讯网小编。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s://www.tjxwst.com/xw/15125.html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记者从市统计局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持续加速回升,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0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9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6.2亿元,同比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70.91亿元,同比增长1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稳产保供效果显著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生猪产能恢复明显,一季度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增长27.9%;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55.8%,有效保障了节日市场猪肉供应。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1.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同比增长27.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4%;制造业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9.6%;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4%,两年平均增长9%。机械装备产品和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电梯产量同比增长1.3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82.2%,混凝土机械增长73.9%,新能源汽车增长4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倍,工业机器人增长1.6倍,服务机器人增长2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1倍。
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两年平均增长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倍,两年平均增长21.7%。
服务业加快恢复
各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2.7%,3月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5%,贷款余额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0.3%,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9%,水运货物周转量由降转升,增长0.1%,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5.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3%,快递业务量增长1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8%,两年平均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9.9%;1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1.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两年平均增长3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高技术产业投入持续加大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5%,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7%,两年平均增长10.1%,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投资同比增长11.8%,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投资增长4.5倍,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12.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4%,两年平均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2.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1%,两年平均增长3.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2%。
消费品市场恢复增长
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快速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4%,两年平均增长1.9%。限额以上商品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0.4%,两年平均增长11.3%;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3%,两年平均增长1倍;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倍,两年平均增长72.9%;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倍;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比增长11.1倍,两年平均增长68.7%。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两年平均增长11.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收支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8.8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8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0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72元,同比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0.2%。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7%,衣着下降3.9%,居住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下降1.3%,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7%和5.4%。
原文出自:https://www.tjxwst.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天津资讯网小编。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s://www.tjxwst.com/xw/15125.html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记者从市统计局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持续加速回升,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0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9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6.2亿元,同比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70.91亿元,同比增长11%。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稳产保供效果显著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生猪产能恢复明显,一季度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增长27.9%;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55.8%,有效保障了节日市场猪肉供应。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民营企业同比增长51.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同比增长27.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4%;制造业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9.6%;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4%,两年平均增长9%。机械装备产品和新产品产量高速增长,电梯产量同比增长1.3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82.2%,混凝土机械增长73.9%,新能源汽车增长4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倍,工业机器人增长1.6倍,服务机器人增长2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1倍。
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两年平均增长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倍,两年平均增长21.7%。
服务业加快恢复
各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长2.7%,3月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5%,贷款余额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0.3%,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9%,水运货物周转量由降转升,增长0.1%,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5.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3%,快递业务量增长1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8%,两年平均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9.9%;1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1.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两年平均增长3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高技术产业投入持续加大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5%,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7%,两年平均增长10.1%,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投资同比增长11.8%,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投资增长4.5倍,水利、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12.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4%,两年平均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9%,两年平均增长2.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1%,两年平均增长3.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2%。
消费品市场恢复增长
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快速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4%,两年平均增长1.9%。限额以上商品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0.4%,两年平均增长11.3%;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3%,两年平均增长1倍;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倍,两年平均增长72.9%;智能手机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倍;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比增长11.1倍,两年平均增长68.7%。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两年平均增长11.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收支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8.8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8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0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72元,同比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0.2%。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7%,衣着下降3.9%,居住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下降1.3%,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7%和5.4%。
原文出自:https://www.tjxwst.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天津资讯网小编。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s://www.tjxwst.com/xw/1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