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16个检查推动组“指导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新职能,督促各区对13174家复工复产企业指导服务,督促整改隐患问题8161项;出动检查推动组检查173次,检查推动企业176家,帮助企业查找安全隐患806项……
昨天,市应急管理局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全市应急系统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坚持防疫安全和生产安全并重,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帮扶和24小时监管。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停工停产企业多、时间长的实际,我们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规范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防止仓促复工导致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和复工复产都是头等大事,必须筑牢复工复产安全之堤!”
定点帮扶设置“安全阀”。针对应急状态下临时复工复产、突击生产、超常规生产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的44家企业,市应急管理局按照战时机制,紧急采取专人入驻企业等方式,实行“一对一”监管、“点对点”服务,围绕复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生产过程控制、防疫措施等,逐一给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的安全生产难题,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生产。
抓住重点绷紧“安全弦”。在此期间,市应急管理局专门成立10个3人专项检查组,重点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工矿商贸领域重点企业,特别是对生产酒精、消毒粉和过氧乙酸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持,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防范企业“带病”运行。
依托技术织密“安全网”。除了线下检查,市应急管理局还依托互联网,要求各区每天通过安防网在线监测平台对1271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视频检查,并每天对至少20家重点单位进行视频抽查;同时推行“网上审批”,提前与近期许可证到期的企业对接,详解“网上申报”流程,及时公布24小时预约咨询电话,以网上申报、在线审批、邮寄的形式,保证政务服务“网上办、不见面、保安全、能办事”,为疫情防控期间生产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提供便利化服务。此外,由市应急管理局研发的“天津应急管理”小程序也已上线,开辟线上查询和服务指引等功能,方便企业随时查询应急管理行政许可的服务指南和审批结果,帮助企业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