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一带一路”推动全球互联互通 中国与沿线国家6年货物贸易超6万亿美元
2020
01/02
11:55

●长江商报记者徐靓丽

2019年12月底,汉欧国际依然异常忙碌,对于总经理武光明来说,2019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截至11月底,中欧(武汉)班列自发运以来,总共发运322列,28000标箱,进出口货值87.8亿元人民币,其中,去程154列,计14488标箱;回程168列,计13512标箱。

中欧(武汉)班列的发展是中欧班列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则是“一带一路”倡议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小小缩影。有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

2019年的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会议上,与会人士积极评价共建“一带一路”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利好。他们认为,“一带一路”是至关重要的平台,能够改变未来,可以看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全球互联互通。

中欧(武汉)班列实载率超95%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中欧(武汉)班列自2014年常态化运营以来,2014年—2018年分别发运42列、164列、234列、377列、423列;截止到2019年11月底,中欧(武汉)班列自发运以来,总共发运1562列,138686标箱(今年1—10月汉欧班列进出口货值占湖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的9.74%)。班列发展质量并举,重在求质,实载率逐步达95%以上,居全国前列。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自开行以来,中欧(武汉)班列陆续开通了经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浩特、凭祥、霍尔果斯“五线并行”的物流通道,搭建起了“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物流服务网络,最远可直达英国伦敦,实现了湖北与亚欧国家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同时,班列从2015年开始逐步与“江海直达”“东盟四国”水路航线运输形成相互喂给之势,铁水联运形成规模,辐射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对内,2017年以来中欧(武汉)班列辐射带动了“宜汉欧”“襄汉欧”“十汉欧”的发展,湖北自贸区三大片区互联互通,有力推动了湖北省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建设。对外,借助“汉欧”通道和“江海直达”航线的有效对接,武汉市已初步打造出一条由铁路(从武汉—中亚—俄罗斯—德国汉堡)、经水路(从汉堡港—新加坡—香港—上海—长江内河)的国际集装箱铁、水运输闭合环线。与此同时,借助“江海直达”航线,武汉形成连通“一带”与“一路”的国际物流运输大闭环,使武汉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纽扣型城市。

设施联通带动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

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杨堃表示,5年多来,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运输服务的提升以及相关规则标准的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的陆海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联通程度和运转效率得到进一步加强,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王杨堃认为,中欧班列形成了较高水平的集疏运网络,班列运行线路超过百条,境内外枢纽、边境口岸及境外还箱点建设不断加强。同时构建了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体系,“一站式”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冷链运输、跨境电商、金融保险等增值业务不断拓展。同时,中国的内陆地区对接开放型世界经济,比如重庆、成都、郑州、西安、武汉等地借助中欧班列发展加快了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人民群众通过回程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的发展,享受到更多境外优质商品的实惠。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其他省份数据发现,各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表现均相当活跃。2019年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显示,2013—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在产业合作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平稳增长。2013—2018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

“一带一路”推动全球互联互通

2019年12月1日至3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会议在重庆举。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其成功取决于亚洲、欧洲、非洲等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建设终将从经济上将亚洲和欧洲融合为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不再是纯粹的地理概念。意大利驻华公使衔参赞冯竹森则认为“一带一路”是至关重要的平台,能够改变未来,可以看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全球互联互通。

据不完全统计,在沪深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1000多家都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希望更加全面、深入、动态地了解投资目的国的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市场状况、商事法律、营商环境等,以及拓展国际合作、第三方市场开放机会等。

此外,论坛上发布第一批《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和《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优秀实践案例选编》。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8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发达国家公司、金融机构与我国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