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以新发展理念统领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
2019
10/16
21:25

雄安新区建立之初,习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坚持稳中求进、不要急于求成的工作总基调。201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习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设立雄安新区,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要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个典范。

  因此,要更好实现雄安新区全面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统领雄安新区各项工作,把创新发展作为引领雄安新区建设的第一动力,把协调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把绿色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条件保障,把开放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根本依托,把共享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推进雄安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可持续发展。

  把创新发展作为引领雄安新区建设的第一动力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以创新驱动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之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复制,就像是在白纸上作画,是一项全新的历史性工程,也是难度非常大的一个课题。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先行先试”,要走出一条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新路,把雄安新区当作一块“试验田”,坚持问题导向,在雄安新区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创新新发展理念为统领,聚焦价值链高端产业,积极吸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具有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兴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搭建区域协同发展新平台,疏解非首都功能。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借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机遇,加强与京津高校、研发机构的合作,积极集聚并吸纳各种创新资源要素,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尝试创新区域发展路径,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把协调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内在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的提出,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区域发展和城市治理工作长期而深邃的思考,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作出的重大探索和实践创新。设立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从而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从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来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状态,有利于与京津交流互动,使京津冀城市群均衡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完善交通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从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与京津相比河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河北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根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经验来看,要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实现北京和天津的中心区域和河北省相邻区域同步发展,设立雄安新区将促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新的增长极。

  把绿色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条件保障

  2019年1月16日,习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他还说,蓝天、碧水、绿树,蓝绿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发展的新路子,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生态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充分体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谋划完善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多组团紧凑集约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推进绿色廊道和景观建设,完善生态功能和健全生态机制,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城市。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绿色城市,不仅意味着城市的绿化覆盖,更意味着节能、环保,要理顺生态系统的关系,从结构、功能、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角度认识生态的可持续性,最大的经济力和长远的生态效益相结合。让雄安新区的高质量新发展理念在城市细节得以体现,真正让人民群众生活得省心、舒心、安心。

  把开放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根本依托

  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关键历史节点,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面向雄安新区提出一批改革开放新举措,展现我国深化改革发展成果,这也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举措之一。因此,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野,积极借鉴国内外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取各种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不仅注重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有益做法,也注意从整体上借鉴和吸取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教训。

  雄安新区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高质量经济,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对外合作新高地,成为新时代扩大开放的新平台。一是着力构建立体多向战略通道。雄安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城际快车、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凭借北京大兴新机场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借助天津港和黄骅港畅通新区出海通道,强化多种交通方式对接和路网衔接。二是着力建设高质量开放新平台。以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成果为基础,结合雄安新区自然环境优势,积极服务于北京国际交流中心功能,构筑对外合作交往平台。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地区合作开展新区建设,合理高效的利用外资,推动对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三是打造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商务环境、投融资环境、生态人居环境,构建统一规范、透明公开、高效便捷的营商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以制度创新为支撑的营商环境软实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的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建设中外政府间合作项目(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大幅度降低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把共享发展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之初,习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要出发,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提供宜居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成为一座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新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新区吸引力、集聚力和承载力,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高质量新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梦想。

  雄安新区发展的核心是“人”,要坚持以人为本。雄安新区建设人居城市,就是要在新区发展建设上凸显“城市为人而建”这一核心思想,要把创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作为工作重心,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城市。雄安新区发展要把握好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产业空间三者的关系和内在一致性,创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空间、优美宜人的生活空间和高质量的产业空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统筹考虑新区交通系统、商贸业态、生态环境、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均衡融合,协调好整体规划与局部建设的关系,妥善处理好长远战略与当期安排,“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习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根本要求,这就需要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雄安质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遵循习总书记对于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具体指示,才能把新区规划建设成为新时代城市特区的典范和样板。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