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四梁八柱”撑起天津制造业发展高地
2019
09/30
21:52

“四梁八柱”是建筑的支撑结构,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十四五”时期,天津如何构建更加稳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如果用来形容产业,就是要形成多层级产业梯队。通过对天津重点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我们将其分为四类:对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政策扶持、天津也有较好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的朝阳产业,应重点发展;对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车、5G技术、氢能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强化培育;对于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应加快升级;对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一代能源技术、先进材料、量子信息科学、生命健康等前沿产业,应加大关注。”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聂秀东表示,天津促进制造业存量升级、增量转型,关键是要强化创新活力、生态引力、项目撑力、区域合力,形成“四力”支撑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天津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具备了成为制造业“高地”的天然基因,已形成涵盖39个行业门类的工业产业体系,是拥有开发区、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全国特殊经济区域形态最齐全的城市之一,也是外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我院陆续承担了《天津市工业发展总体战略研究》《“十四五”天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的思路和举措研究》等课题。针对在津企业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对宝坻、西青、静海、蓟州、宁河、滨海新区等区域八个行业的107家企业进行访问,结果显示,在津企业总体发展情况较好,营业收入增长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5%,有85%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同时,加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吸引高端人才、降低融资门槛解决融资难、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大智能制造补贴力度等四个方面,成为企业诉求热点。”

  通过对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分析,聂秀东提出了“四力”支撑格局的对策建议。“首先,创新活力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创新主体连接在一起,搭建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流动、内外联动,以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其次,生态引力要以智能科技为引领,完善政策、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环境,打造高中低端产业合理搭配的‘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系统,使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形成‘双引擎’发力。第三,项目撑力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引导优势产业不断向天津集聚。第四,区域合力要加快构建园区、市区、京津冀、全球的四级协同发展体系,通过更大范围共享共赢发展,助力天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当前,在创新驱动大潮下,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天津路在何方?对此,聂秀东“把脉点题”。“一方面,天津要构建以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的创新网络。由传统的点对点支持,向集中支持产业创新中心、行业协会和创新联盟等多层次公共产业促进机构转变,针对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突破技术供给瓶颈。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八大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培育新引擎。”

  “数字化、智能化代表了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天津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是结构调整的重点。”聂秀东认为,应当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术,面向钢铁、汽车、机械、船舶、石化、医药、电子、食品饮料等行业,支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新模式应用,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带动全行业智能化升级。还要夯实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的开放平台,推进5G网络建设,不断完善超级计算、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加快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