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新区科技局透露,随着市科学技术局公示了2019年度天津市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企业名单及补助经费,滨海新区共有878家企业获得天津市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占全市获得补助企业总数的48.4%;共获得市级财政补贴1.5278亿元,占全市补助总额的54.4%,相比2018年增长了72.1%。其中,全市仅有5家新区企业获得了最高补助额500万元,新区企业平均获得补助额为17.4万元。
据了解,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是一项普惠性的政策,也是天津市科技局落实“民营经济19条”的有力举措。2019年新区共有1002家企业申报研发投入后补助项目,占全市申报总数的52.7%,相比2018年增加了367家,同比增长57.8%。申报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资源环境六大技术领域,占申报项目总数比例分别为28.4%、18.9%、16.6%、13.4%、8.2%和5.8%。
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科技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政策宣传和指导,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提升创造力,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科技政策宣传解读。加大宣传和培训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力度,认真梳理滨海新区重点企业名单,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培训会。让企业了解、熟悉、掌握和利用政策,按照规定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正确填报申报材料;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避免企业上一年研发费用较前年下降,导致最终补助额较少甚至为零。同时,强化与街镇相关部门的合作。在与各功能区科技部门密切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街镇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街镇更加熟悉其辖区内企业、联系企业便捷迅速等优势,更好地指导街镇辖区企业精准地掌握和运用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最大幅度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记者牛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