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为民营企业发展补齐短板,培育内生动力。下半年天津在保证速度规模的基础上,用新招法加快民营企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天津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100万户,但其中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发展问题仍然突出。
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非公经济发展处处长刘伯通:创新能力不足,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偏重、偏旧。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运用政策不得当,是不敢转型、不会转型、无法实现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最近,有关部门把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要点、责任分工细化为23项;同时,为了让这些政策更好地跟民营企业对接,有关部门把责任压实到26个职能部门,为企业规划出转型发展的4条主路径和16条分支路径,并首次设立问责制度,督办各职能部门把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助力企业发展。
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科技创新服务处处长李海燕:方向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咱们市的优势支柱产业为重点,从大数据、人工智能、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同时,在各转型路径的关键点上给予资金支持,重点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比如,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资助50万元,建立博士后工作站,资助30万元。在明确路径的指引下,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在努力重回“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但苦于没有前沿技术做支撑。最近,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企业选择申请设立院士工作站,破解发展瓶颈。
金桥焊材集团办公室主任李红梅:从院士工作站来讲,它可能更多的就是比较前沿性的储备性的这样一个技术的研发,同时它可能还辐射于整个行业的一个进步和发展。
按照计划,今年天津将完成6000家以上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支持300家以上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