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保险产业园打造自保聚集区
2017
11/13
15:42

自保公司是一种风险自留平台,承保风险与母公司的行业风险紧密关联,若集团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支撑和风险管理能力,也不利于自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为此,找到既懂行业风险又熟悉保险风险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并在集团内部设置必要的风险防火墙至关重要。

时隔一年,全国自贸区内首个保险产业园——天津(空港)保险产业园迎来重大进展。就在近日举行的2017京津冀保险(天津空港)国际论坛上,天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中国自保网、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和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关于推动亚太自保合作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亚太自保合作。与此同时,天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设保险产业研究院,为保险产业发展提供“智囊团”。

以“自保”为切入,是天津保险产业园在国内首次提出的创新发展思路,依托自贸区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政策,逐步打造自保聚集区。

40家保险类企业入驻

去年10月,天津滨海新区政府会同天津金融局、保监会天津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天津空港经济区保险产业园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继宁波、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三个保险产业园正式启动。

天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吕英博表示,目前天津保险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近40家保险类企业入住,注册资本132亿元。

借助天津港(600717,股吧)、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海空双港”的优势,天津保险产业园目前正逐步与空港经济区的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众消费品、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对接,探索开展飞机保险、航空运输保险业务、平行进口汽车保险、跨境电商保险及海上工程保险等业务。未来,天津保险产业园还计划引入融资租赁保险、养老健康保险及再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天津金融产业链条。

在京津冀金融要素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天津保险产业园将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今年6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提出引导保险法人机构落户天津、河北;引导保险公司疏解转移在京下属服务机构等举措。这是京津冀三地保险资源的一次重构,也是天津保险产业园发展壮大的难得机遇。

“2016年京津冀三地保费规模3864亿,占全国保费12%,但是京津冀三地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天津保险业发展水平,与河北北京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去年天津的保费收入530亿,而同期北京和河北分别是1839亿和1495亿。”天津保监局党委委员袁玉梅表示,天津保险市场体量不足,发展不充分,制约了保险功能的有效发挥。要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吸引更多首都优质金融保险资源;同时健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机制,深化京津冀金融保险机构在管理信息、产品研发等领域的合作。

在发展模式上,宁波保险产业园、北京石景山保险产业园均有一定经验积累,比如北京石景山保险产业园积极搭建创新试验区、保险文化引领区、保险产业聚集区;宁波则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公共巨灾保险、食品安全保险、农村保险等创新业务,推进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在保险资源激烈争夺的背景下,天津保险产业园又该何去何从,走出一条创新、错位发展的道路?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江生忠表示,天津保险产业园可探索建立以自保中心为特色的保险产业园,同时增加医疗数据、金融、服务贸易等相关行业板块,建立功能服务区,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多保障。

“自保”潜力大

按照规划,产品创新是天津保险产业园的重要任务。其中吸引创新型保险业态,支持设立自保公司便是一大方向。

所谓自保公司,是由非保险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自营保险公司,通常只为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财产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短期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根据保监会的监管要求,设立自保公司的企业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亿元。

大型企业每年投入大笔资金购买商业保险,尤其是海外合作项目一般要求购买相关保险,以对冲风险,保障项目顺利完工。但部分特殊项目风险的承保需求无法在商业保险层面得到满足或者成本太高。为此,大型企业设立自保公司的初衷是为母公司及其子公司量身定制风险产品,提高母公司的承保灵活性,节约保费开支。

“自保公司是企业应对现代日益增长的风险威胁的产物。”中国保险学会自保专业委员会曹志宏博士表示,2016年全球共有6800多家自保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加勒比沿岸岛屿与欧洲地区。亚太地区有142家,仅占总量的2%。目前中国已成立或在筹的自保公司共10家,其中4家在大陆、3家在香港、2家在新加坡、1家在巴巴多斯,除中国大陆和香港外的其他中资自保公司均为通过母公司收购其他公司所得。

目前中石油、中国铁路、中石化、中海油、中广核、中远海运、广东粤电等企业集团已设立自保公司。从已有的运行数据来看,自保公司全面参与了大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保险业务,业务资源丰富,经营效益良好。其中,中石油专属保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4亿元。连今年2月开业的中远海运自保公司,运营不到三个季度,也已完成2000余单保单,保费收入1.83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实现7000万元利润。

“中国自保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相比,发展潜力巨大。”在曹志宏看来,目前全国达到1000亿元资产的企业有100多家,其中61家集中在京津冀地区。未来,亚太自保市场将发展成为以中国为核心、亚太各自保中心共同发展的格局。从大企业集团区域分布情况看,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自保聚集区的潜力最大,而在国家推动京津冀保险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作为全国唯一在自贸区设立的天津保险产业园,依托天津老工业基地、大企业聚集优势和雄厚经济基础,在建设自保聚集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自保公司是一种风险自留平台,承保风险与母公司的行业风险紧密关联,若集团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支撑和风险管理能力,也不利于自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为此,找到既懂行业风险又熟悉保险风险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并在集团内部设置必要的风险防火墙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