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1月8日电 昨天,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第六批金融创新案例。
据了解,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中资企业海外直贷、中资企业跨境借款、首单境内外币租赁资产证券化、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碧水蓝天基金”支持京津冀节能减排和水土气污染治理等45个金融创新项目,形成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天津经验。此次发布会以“跨境金融服务促进投融资便利化”为主题,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围绕各自职能和业务优势,介绍了借助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平台开展的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涉及提升租赁业发展水平、跨境撮合活动、金融服务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金融服务。
会上,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发布的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单以租赁公司为主体的保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体现了资产抵押商业票据的特征,为租赁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融资租赁资产、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面对近年来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紧紧抓住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机嵌入各个条线金融产品,致力完善跨境中小企业撮合机制,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成功举办跨境撮合贸易洽谈会,为天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小企业搭建了桥梁,提升了天津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影响力。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发布的租赁资产转让银团保理案例,是自贸试验区的一次创新实践,突破了企业在单一银行授信额度限制,为融资租赁企业拓宽了融资模式、优化了融资结构。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发布的贸易租赁公司信托型ABN案例,是浦发银行系统内首单信托型ABN业务,其特殊目的载体的破产隔离效果更优于交易所,ABN可以助力提升租赁公司资产、资金的流动性,有助于融资租赁公司快速做大业务规模。中信银行天津分行发布的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案例,是天津辖区内首支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体现了天津自贸试验区已成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平安银行天津自贸分行发布的离岸跨境融资外债案例,从“离岸业务、跨境结算、租赁保理、投行业务”等方面,积极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优势,打出了一套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发展的“组合拳”,拓展和完善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据悉,天津自贸试验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小组作用,加快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以更开放的理念、更扎实的工作,发挥自贸试验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平台作用,积极推动《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落地实施,完善金融创新案例报送论证工作机制,持续发布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加快实现创新政策效能最大化,发挥好创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