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静海区东南部中旺镇,一座现代化装备制造业零部件产业基地拔地而起。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这里已形成以高新铸造区为基础,表面处理区为特色,航空零部件制造区为亮点,生活配套区为保障的四大板块,正逐步成为承接京津冀、对接国际高端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这里,就是天津滨港高新铸造工业园。
天津滨港高新铸造工业园于2009年8月经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东临天津滨海新区,南靠河北黄骅港,西接河北沧州市,处于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确定的“三轴、两带、六板块”中的两部产业扩展轴上,是联动京津冀区域共同发展的门户,直接受益于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延伸。
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区3.6平方公里,紧邻205国道和津汕高速出口,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的专业化集约型工业园区,该园区拥有天津地区唯一的金属(非金属)表面处理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铸锻造、机加工、表面处理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为企业落户园区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实现了生产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提供了低碳清洁的生产环境,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
创新理念引领转型升级
电镀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工艺之一,但也因其所产生的高污染而使大众“谈之色变”。
在电镀产业不可或缺、散而小的传统电镀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重金属环境风险大以及不易监管的情况下,天津滨港高新铸造园在不断摸索电镀废水“减排、微排、零排”道路的过程中,退去了以往分散排放、整治困难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推行清洁生产、创新管理和服务的集中型园区生产创新模式。
两年时间,园区把旧有的传统制造业“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高标准建设了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实现了“腾笼换鸟”。
基地坐落于天津滨港高新铸造工业园内,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投资近30亿元,厂房规划分四期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包括厂房、电镀废水处理中心及园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约1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已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5月建成投用;三期和四期工程将随后进行,预计2020年园区建设全部完成。园区全部建成后,电镀废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6000平方米,成为集科技化、信息化、集约化为一体的电镀基地。
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由天津滨港电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在运营管理上采用只租不售,园区提供服务的模式,配套设施包括电镀废水处理、能源供应系统、中心化验室、风险应急系统,公共地下箱涵等。
作为全国首家采用地下综合性公共管廊的电镀产业基地,该基地投资1.16亿元,建设了总长为1.3万米的地下综合性公共管廊,通过把分散独立埋设在地下的14类电镀工业废水收集管网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市政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供电系统、弱电系统全部汇集到一条共同的地下管廊里,实施共同维护、集中管理,保证了基地“三废”处理达到国家最高质量标准。
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自建设以来,已签订正式合同15个,租赁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入园企业电镀产品涉及航天、航空、汽车、电子等行业,建设完成后将容纳先进制造业企业200余家,入园企业总投资规模将达100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人民币/年,解决就业岗位20000个。
高端项目打造陆地港湾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天津滨港高新铸造工业园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逐渐显现,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相继入驻,为承接京津冀区域优势资源、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本着高起点、高谋划的原则,依托园区优势和创新探索,园区招商形势向好度超过预期。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8个,投产15家,累计投资26.2亿元。签约项目有北航维修中心项目、美国BE航空公司航空零部件注塑项目、江苏天翔航空服务项目、济南合辉航空标准件项目等13个,预计投资19亿元。
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内项目是依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承担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企业转移的总体部署,是天津地区唯一的金属(非金属)表面处理集中加工区,基地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管理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电镀示范基地。目前,已有江苏宏联环保科技、天津市欧泽金属表面处理、天津亿鑫通科技、天津三优金属表面处理等23个项目与电镀基地正式签约,总投资4.1亿元;在谈项目28个,预计总投资4.8亿元。
2015年5月,为全球知名的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宇航公司供应航空零部件的天津飞悦航空零部件表面处理项目正式落户园区,多个庞巴迪航空零部件配套项目相继落户投产。
天津飞悦航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占地116.2亩,投资4亿元,产品以航空辅材为主,包括航空仓门、起落架仓口、机翼等12类航空零部件。天津飞悦航空零部件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2亿元,表面处理内容可以配套90%以上飞机零件的制造。天津飞悦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占地50亩,总投资2.5亿元,于2016年5月正式投产,主要为庞巴迪配套生产钣金柜、肋板、壁板等飞机零部件。
借助园区完整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加工产业链,吸引带动了一批实力强、水平高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加工项目落地。江苏宏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全球采购提供配套服务,占地80亩,总投资3.2亿元,主要业务涵盖航空发动机检测、表面处理和航空零部件制造。美国BE航空公司航空零部件注塑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8亿元,主要为BE航空航天公司提供商用客机、公务喷气机、机舱内饰品、航空紧固件、耗材等产品。
优质环境支撑产业发展
园区始终坚持绿色集约、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先后累计投资3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完成战备路、银川道、滨港路、双赢道、滨海路道路建设13.4公里,配套安装了156盏太阳能路灯。修建桥涵6座。铺设供水管线5150米、排水管道6000米。铺设天然气管线3500米。
污水处理是铸造工艺中的高新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滨港铸造产业园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成为吸引项目落户的一大亮点。
电镀基地污水处理厂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对电镀基地废水进行物化处理,主体于2015年11月竣工,2016年7月完成设备安装。项目一期设计处理能力4000m3/d,具备处理电镀废水的能力,分为前处理废水、含氰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化学镍废水、阳极氧化、含锌废水共8种废水,各股废水分别进行物化处理后均进入中间水池,然后集中进行后续的物化处理。
滨港污水处理厂投资4000万元,主要对园区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主体建设、管道、设备、厂区道路、绿化、供电等配套工程已全部完成。为了满足园区日趋发展的需要,该项目新增投资1200万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工作。
林在园中,园在林下。多年来,园区道路两侧完成了3万平米绿化带建设,种植白蜡、冬青、女贞、木槿等各类树木12万余棵,实现了园区的绿化美化。
携创新之天时,得开放之地利,并进取之人和。当前,随着一大批优势项目的入驻建设和投产运营,天津滨港高新铸造园正秉持“真诚守信、高效规范、惠商扶兴、合作共赢”的宗旨,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链,成为京津冀高新铸造产业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