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从天津高新区2017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高新区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8%左右,总量将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工业总产值1821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市、区前列。
2016年,高新区重大项目加速聚集,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全年新签约落地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车总部、欧划国际数字影业城、中金国泰等项目75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6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05.5亿元。在这些高端项目支撑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千亿级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为高新区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高新区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全年科研经费投入达17.15亿元,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创新主体迅速壮大,目前高企和上市企业总量分别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达到15家,居全市第一。
高新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持续改善。2016年民生投入近9亿元,建成了高新区第一学校小学、社区卫生医院等配套设施,举办了滨海文化创意展交会、草莓音乐节、活力体育年等各类文体活动,启动了渤龙新苑还迁房、渤龙湖体育健身中心等民心工程,在全市率先推出职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扎实推进与西藏昌都、四川广安、甘肃秦安等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援藏、驻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肯定。同时,抓重大危险源的治理,抓不稳定苗头的防范,抓集访群访事件的处理,确保了区域的安定祥和。
在过去的一年,高新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新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了一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境内外培训,改进考核方式,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启动建设近8000平米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组建了“六种人”党建团队,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始终保持了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
会议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天津高新区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进入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要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常态,肩负新使命。认真思考如何增强看齐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如何抢抓机遇,实现产业集聚;如何大胆先行先试,激发改革活力等时代命题,共同提出破题之策。
就高新区2017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会议指出,新的一年,高新区要树立高标准,再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今年,高新区将全面打响未来科技城拓展区和滨海互联网产业园建设两大战役,全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力争1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力争18%;财政总收入186亿元,增长10%,力争12%;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3%,力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