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高新区:聚合创新要素形成溢出效应
2016
08/11
15:25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高新区应该更好地找到战略支点,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尽快在一些领域中形成有规模和实力的国家重大创新项目,实现具有天津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打造大创新平台,实现高新区创新平台的跃升。”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倪祥玉在天津国家自创区建设成果汇报系列活动上如是表示。

聚合创新要素,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溢出效应是近年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长轨迹。其全国首创的“创通票”以独特新颖的形式成为了天津近两年来创新管理模式的标志之一。互联网管理系统,把以往先由企业出资后政府补贴的方式,调整为先由第三方机构垫付,再由合作银行兑现的新方式,通过“互联网+政府服务”模式,实现“一张通票管创业”,降低了创新创业成本,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而这一系列的创新管理模式让天津高新区逐渐为市场主体营造了自由发展的氛围,催生出了赛象科技、凯发电气、力神电池等一批知名企业,高新区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和创新指标连续多年居天津前列,并成为天津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祥地。

据统计,“创通票”实施一年以来已经累计发放3400余张,截至今年6月底,促进企业专利申请新增近1.4万件,占天津新增总量1/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7家,市级高新企业258家,占天津新增总量1/4;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占天津新增总量1/3,惠及企业上千家,全部进入服务实施阶段,同步向天津示范区21园推广。

“从天津市范围来看,天津高新区的发展轨迹符合 ‘创新浓度’理论。天津高新区自诞生之日至获批自创区期间,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扁平化的层级设计和大部门制的管理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政府机关的一些问题,显著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发展处于一个纯粹的创新创业环境之中。”天津市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聂伟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高新区“创新浓度”的不断提升,瑞普生物、康库得、三英焊业等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已从高新区走向天津乃至全国,区域溢出效应逐步显现,除带动天津南开、武清、北辰等辐射区发展外,还拉动了中北工业园、学府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正凭借其“创新浓度”的“渗透”作用,成为了天津的“大孵化器”。

值得关注的是,在天津国家自创区建设成果汇报首场活动上,“创通票”迎来升级,不仅发布了APP及微信公众号,可实现企业与服务机构直接沟通、按不同角色发布政策信息、为创业团队匹配、预约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还建立了高新区“创通票”知识产权服务包,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鼓励推动知识产权发展。

事实上,天津高新区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例子不在少数。其中,梦金园黄金珠宝公司将传统的黄金珠宝业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把研发、设计、制造、个性化消费以及微商等环节高效整合,推动企业逆势上行,今年可实现产值过百亿。

天津高新区遵循市场规律 “顺势而为”,实际上已经开始自觉地聚升区域的“创新浓度”,不仅体现在政府对企业“只做劲、不添乱”,更体现在政府对市场“只引导,不干预”,使各类资源要素按需求自由流向适合的地方,持续推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营造了更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对于持续聚升区域创新活力,聂伟迅认为,需进一步出台政策,更大力度放活高新区,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开展“开放厂区”行动,鼓励有过剩厂房资源的企业基于产业需求,向广大创业者、创新者打开厂区大门,建设一批产业链互动良好、支撑作用明显、发展定位清晰的创业街区,定向孵化培育创新创业项目。

同时,借鉴中关村等先进区域“腾笼换鸟”的经验,针对未来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对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服务体系等做出系统性的再规划与再提升,搭建产学研互动的互联网平台,解决产学研中信息高度不对称问题;遵循市场规律构建京津冀生态圈,建立引导技术、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推动“创新浓度”的局部聚合。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