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开发区:造世界一流微创手术器械产业化基地
2016
08/01
14:58

原标题:打造世界一流微创手术器械产业化基地

在外科手术中,微创疗法既可以降低医疗费用、节省手术时间,也利于病人的康复,但长久以来,微创外科器械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应用,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这种局面直到一家海归创业企业——开发区瑞奇外科器械(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奇外科”)的出现而改变。通过自主创新,瑞奇外科短短6年,就研发出四大系列百余种产品,已被国内600多家大型医院所采用,产品还走向国际,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能够提供微创外科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价格比同类低30%

打破国际垄断

“微创外科器械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它不仅利于病人的康复,从手术操作角度,更容易操作,降低人为因素,可以提升很多中小型医院的手术能力,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同时还可缩短手术时间。”瑞奇外科副总裁汪炬拿着一款直线切割吻合器产品向记者介绍:“该产品可用于肿瘤切割后的缝合,手工缝合时间25分钟,而用该产品只需5分钟。”“这是我们2014年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的电动腔镜吻合器,是国内第一家。”

瞄准国际先进企业,瑞奇外科自主研发的重点并非单一产品,而是注意产品系列的打造,在与国际市场对标下,该公司已先后研制出四大系列百余种产品。汪炬告诉记者,在国内,瑞奇外科的产品价格和同类进口产品相比要低30%以上。在国际上,目前微创外科器械市场基本被两家美国企业垄断,而瑞奇外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迅速成为全球第三家能够提供微创外科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产品不仅已经远销巴西、韩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也开始向欧美地区进军。

打造世界一流

产业化基地

瑞奇外科创始人是留学归国博士方云才,从2010年进驻开发区后,瑞奇外科的年产值已经从1400多万元提升到如今的2个亿;截至2015年底,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达1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56件。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加,已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目前,瑞奇外科在开发区西区的微创外科器械产业化基地已初具规模,一期厂房年底前即可入驻投产。该公司副总裁汪炬告诉记者:“我们目前生产能力是年产30万件,搬入一期后,将达到年产300万件,二期厂房建成投用后,累计可达到近千万件的产能,实现年产值达20亿元的规模,成为世界一流的微创手术器械产业化基地。”

开发区“真金白银”

助力企业搞研发

瑞奇外科创办于2005年,最初设立在北京,2010年进驻天津开发区,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滨海新区、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首先受空间限制,在北京不可能实现如今30万件的产能,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时,开发区广阔的腹地,使我们能够快速实现设立产业化基地的构想。”汪炬说,对于一个科技型企业来说,研发阶段的资金难问题,在开发区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刚到开发区我们的产值是1400多万元,但当年通过政策兑现、租金奖励、税收减免、项目支撑等各类资金支持总额就达到了1800万元,这对我们企业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而近几年每年的各类资金支持总数也基本在600万元以上,体现了开发区对科技小巨人的支持鼓励,更让企业有信心每年都保持10%到15%的研发投入。”

汪炬说,正是由于开发区具有良好的资金扶持、人才落户保障等政策鼓励制度,才使瑞奇外科这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有了发展的沃土,在开发区,瑞奇外科也将努力践行创业承诺,继续引领微创外科技术创新,挽救宝贵生命。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