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临港经济区紧抓滨海新区发展机遇
2016
06/08
15:51

原标题:用改革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天津临港生态湿地公园。资料图片

“近年来,临港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海洋经济和智能装备成为两大新经济增长点。”天津临港管委会负责人称。临港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迅速,造修船、海工装备实现规模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海洋高端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2015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已占经济区生产总值的30%。智能制造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多个机器人项目落户临港智能装备产业园。以港口物流、研发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39.5%。

“近年来,临港经济区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企业研发成果转化等手段,大力支持驻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持续经营能力。”有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创新谱华章

为了让驻区企业运营得安心、转型得顺心、创新得舒心,临港经济区在描绘宏图伟业的同时,也不忘平添妙笔丹青,让美好蓝图更加绚烂多彩。

在服务企业方面,临港经济区搭建了技术研发设计转化、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综合信息服务、员工教育培训、科技金融服务四大保障平台。其中,在综合信息服务方面,临港和天津超算中心签署协议,为入区企业在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各领域提供定制服务;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临港深入促进制造业与金融手段的融合,特别是在融资租赁方面,临港将推动在自贸区注册的企业在临港开展业务,助推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在提升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方面,临港经济区深入开展双创工作,“临港科创”完成市级众创空间认定。未来5年,临港经济区将全力打造以中科软、超算中心、天大临港海工技术平台为龙头的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临港分园,以海工装备、智能制造两大产业为主线,以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使园区成为临港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全力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临港经济区积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坚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引进京冀高端装备项目,积极承接首都相关功能项目。同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发展高水平外商投资经济,实施世界500强招商工程。此外,积极与自贸区开展战略合作,从便利通关、市场准入、投融资等方面对接自贸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交流,支持临港优质企业进行产品、技术标准输出。

在创新融资渠道方面,临港在融资方式上取得突破,2015年临港成功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定向私募债券、短期融资券、公司私募债、保险债权直投等直接融资品种,丰富了临港的融资方式,政府债务置换取得实效。

在深化行政领域改革方面,临港经济区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完善服务企业各项制度,继续深化一站式、零距离服务;组建了临港行政审批分中心,“串联改并联”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便利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临港创建了“一览表”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

描绘蓝图谋新篇

未来5年,临港经济区仍将围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这一强大引擎,从5个方面深化“创新驱动”举措。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临港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聚焦产业前沿技术领域和产业高端环节,着力推进产学研转用协同创新,切实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发展格局。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临港将继续贯彻“区港一体、海陆统筹、产业融合、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协调并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并进,陆上产业与海洋经济统筹并举,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谐发展。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临港将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方向,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服务企业方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政府权力的减法和制度创新的加法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第四,坚持量质并进。临港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促进要素资源聚集,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临港继续做大经济总量、积极拓展高端产业领域、促进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低碳化、 服务化方向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第五,坚持开放发展。临港将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对接自贸区建设,优化整合周边功能区资源,深度融入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临港经济区将不断提升经济活力与内生动力,绘就新时期临港的美好蓝图。(陈 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