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超七成世界500强企业花落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6
04/19
15:35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展望,是本届津洽会聚焦的重点之一。在津洽会期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交流会、本市国家级经开区特装展览等一系列专题活动轮番上演。“十三五”期间,本市国家级经开区要建设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带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漂亮的“成绩单”

2015年,本市6个国家级经开区用仅占全市4.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25.7%的地区生产总值、45.2%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7%的实际使用外资和44.9%的进出口总额

“中国经济的形态实际上就是一种园区经济的形态。”零点有数首席服务官郭昕指出,资源不平均,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经开区,就是为了通过自身发展来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于是在中国发展的路途上,就会看到经开区遍地开花的现状。

出席本届津洽会嘉宾们表示,过去30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成绩斐然。以本市为例,“十二五”期间,经国务院批准,本市国家级经开区由1家增至6家。2015年,这6个国家级经开区用仅占全市4.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25.7%的地区生产总值、45.2%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7%的实际使用外资和44.9%的进出口总额,为本市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6个国家级经开区集中了全市70%以上的世界500强和外资大项目好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比重超过25%。

国家级经开区的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国家级开发区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宋雨燕从绿色发展的维度上指出,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家级经开区占了一半以上,此外,还有64个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循环化改造园区,18个国家级经开区成为低碳试点园区。目前国家经开区占全国GDP的13%,而土地只占0.8%,能耗水平只为全国水平的25%,堪称是国家推动绿色园区创建的领先者。

创新发展再求突破

“十三五”期间,本市国家级经开区将建设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带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政策洼地的消失,很多国家级经开区都在思考新的创新和新的发展方法。我们要讨论在新的常态下,开发区到底怎样转型升级,到底怎样创新发展。”郭昕指出。

在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下一步,国家级经开区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一定要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目前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体制问题,这就要靠改革来解决。

一些国家级经开区的有关负责人则希望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的新发展。“开发区既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又是一个体制的概念。在管理层面上,要继续推动国家级开发区条例的出台。商务部在对国家级开发区的考核方面,可以在体制机制上做出更为明确的要求。”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一位国家级开发区的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级经开区要在以自由贸易区体制为特征的体制下,走创新发展驱动道路。

“国家级经开区一定要从规划入手,从做基础设施上就要进行生态化的建设,水的循环,能源的集约利用。在招商引资上,要进行链条化的招商,创建循环经济的链条,通过环保的一票否决,保障入园企业的绿色化。同时,在更高层面上让动脉产业园和静脉产业园上进行合作。”宋雨燕指出。

根据规划,本市国家级经开区在今后五年,将建设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带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千亿园区5个,服务业经济比重超过30%;建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成为跨国公司500强的主要载体并建成创新驱动和美丽天津建设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增加10%。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区6个,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园区、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