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天津高新区2015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572亿元
2016
01/14
11:16

新华网天津1月13日电(记者周润健) 天津高新区12日在华苑科技园海泰大厦召开了2016年工作会议。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倪祥玉代表两委总结和回顾了高新区“十二五”及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十三五”及2016年重点发展任务,并提出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天津高新区2015年在砥砺奋斗、拼搏进取中,各项工作呈现出多方面特点:

一是强劲发展势头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572亿元,增长1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增长16%%。二是支持增长动力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4亿美元,同比增幅18%;内联引资累计完成178亿元,同比增幅20%。三是创新驱动态势优。加强自创区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完成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等三个规划的编制,推动“6+4”政策推广落地,形成“津领七条”等一批“津味”原创政策。出台创新创业通票制度,成立“新三板同盟会”与“百家金融机构服务中心”。四是产城融合变化大。五是改革攻坚效果实。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成立行政审批局,制定形成《高新区管委会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并支持“一址多照”和集群注册等创新举措。深化“一园两街”体制改革,出台“一园两街”管理办法和《关于两街重大事项对接管理的实施意见》,同时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塘沽海洋)分中心和新北街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得到新提升。

会议指出,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在全市持续保持了四十多个月的经济增速领先,工业产值、经济总量和财政可支配能力分别相当于2011年的5倍、4倍和近5倍。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的十二分之一和新区的八分之一强。高新区2014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梯队。

会议还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高新区2016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要围绕五“大”展开:一要聚焦大项目。用规划、第三方资源和财政的杠杆漲大,以及用市场的资本、生产力的专业智慧来支撑大项目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生态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二要推动大开工。确保5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37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实现总投资532亿的38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力推进未来科技城北区建设,实施未来科技城北区大会战,启动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具备项目入驻的条件,承接首都资源转移和大项目建设。

三要实施大整合。整合已建成的资源,特别是海泰控股集团为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所形成的宝贵设施;提升改造老旧的孵化平台,对已建成的大量创新体系设施,用第三方的思维和资源为主导,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再造升级版的国家级孵化器和创业平台,取得在全国的领先位置;实行老旧社区三年再提升计划,在对一园两街三年提升环境计划的基础上,在重视节约成本、持续环境改造提升的同时,再用三年时间的努力,对整个塘沽海洋科技园和新河、新北街道的老旧社区进行改造,成为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友好和谐社区。

四要建设大平台。围绕具有全球竞争力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大创新平台整合上下功夫、求突破,充分发挥领军企业、领军项目的作用,建产业的创新平台、国际协同平台和众创空间。聚集创新资源,要在软服务上下功夫,要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挥高企协、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等第三方的力量,梳理支撑、适合整个创新体系的天津版政策。

五要推进大改革。坚持公众参与,在重大创新决策上实现公民、企业的双向互动。同时,加大企业家对干部评估的力度,干部工作能力、服务水平让企业家充分发表意见;大项目继续探索公共财政优惠政策由银行支付的方式,不断提高效率;对重大产业和创新项目国有投资收益超出国有资产增值协议规定部分,按一定比例建立代偿机制,支持企业创新;建立全天候的风险即时监控机制,树立系统思维,事前严格审查,事中全天候监控,预先提示风险,保护这个地区的创新活动。(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