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下辖26个乡镇、 一个 城区街道办事处、949个行政村、 15个居委会,总面积15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万人(2011年)。
县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文物保护点268处,革命战争遗址和纪念地160多处。上元古界地层部面举世无双,千年古刹独乐寺独一无二,新石器时代遗址。夏商遗存,西周遗址,汉墓群,唐宋元辽墓葬,清王爷陵和太子陵等古遗迹。古遗址遍布全县,堪称是文物大县。
经济总量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5亿元,比上年增加58.2亿元,增长28.2%。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8亿元,同比增长3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0亿元,同比增长27.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27.0:62.7调整为8.9:28.7:62.4,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1%、38.3%和59.6%,分别拉动GDP增长0.45、8.03和12.51个百分点。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764元,同比增长26.8%。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09亿元,增长速度为28.9%。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31.4%。
民营经济税收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民营企业实现税收24亿元,同比增长63.3%,占民营税收总量的92.3%;个体工商户实现税收2亿元,同比增长11.0%。
注册资本金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民营经济注册资本金总量达到92.7亿元,新增注册资本金17.7亿元,增长幅度为23.6%;民营企业注册资金81.2亿元,比上年底增加 10.5亿,增长幅度为14.9%。到2011年底注册资本金在100-500万元的民营企业400家、500-1000万元的128家 、1000万元-1亿元的200家、亿元以上的10家。
财政收入与支出
2011年,全县实现三级财政收入40.3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增长36.5%。实现县级财政收入29.0亿元,比上年增加9.5亿元,增长48.7%,其中,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41.8%。
全年财政支出40.7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增长49.1%。加大民生方面投入力度,重点在医疗卫生、科技发展和社会保障领域加强资金保障。2011年,医疗卫生支出3.0亿元,同比增长1.3倍;科学技术支出0.5亿元,同比增长1.2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亿元,同比增长38.4%。
劳动与就业
2011年,全县从业人员37.23万人,同比增长0.8%。其中,乡村从业人员33.77万人,同比增长0.9%;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46万人,同比增长0.1%。全县从业人员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14.59万人,同比下降4.1%;第二产业11.79万人,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10.85万人,同比增长1.5%。全年新增就业1.1万人,同比增长8.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新增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占92%,第三产业占60%。扶持自主创业力度加大。依托市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创业测评,培训626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自谋职业补助费、一次性失业保险金、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资金509万元;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254人。成功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民工春风行动、大学生就业服务月等一系列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举办招聘专场19次,达成就业意向6710人。大学生三支一扶、公益岗锻炼等计划深入实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帮扶81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较稳定就业,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达到86%,“零就业”家庭数保持为零。
农业
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49.6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种植业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6.5%;林业产值0.4亿元,同比增长1.7%;畜牧业产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9.4%;渔业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农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长6.5%;林业增加值0.3亿元,同比增长0.9%;畜牧业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19.4%;渔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7.3%。
种植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6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粮食总产量50.65万吨,同比增长4.0%,其中,夏粮总产量17.08万吨,同比增长6.2%;秋粮总产量33.57万吨,同比增长2.9%。全县夏粮亩产378公斤,同比增长5.3%;秋粮亩产476公斤,同比增长3.3%,实现了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0.10万亩,同比增长0.4%;蔬菜产量43.25万吨,同比增长 2.6%。棉花、油料播种面积分别为0.19万亩、0.97万亩,同比下降30.7%和4.3%;棉花产量225吨,同比下降33.8%,油料产量2871吨,同比增长1.9%。水果种植面积16.31万亩,同比下降3.6%;水果产量4.98万吨,同比增长7.0%。
林业发展态势平稳。全县年末实有林地面积81.71万亩,同比增长0.8%;年末实有育苗面积3.71万亩,同比增长7.2%,其中当年育苗1.43万亩,同比下降4.7%;当年林木采伐量1.7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2%。
畜禽生产整体向好。2011年,全县牛存栏7.28万头,同比增长8.5%;牛出栏9.95万头,同比增长5.9%。生猪存栏42.69万头,同比增长3.5%;生猪出栏68.00万头,同比增长1.9%。羊存栏10.68万只,同比增长5.2%;出栏16.24万只,同比增长1.3%。家禽存栏478.38万只,同比增长3.1%;出栏661.29万只,同比增长0.4%。肉类总产量82628吨,同比增长2.9%;禽蛋产量50043吨,同比增长2.8%;牛奶产量18941吨,同比下降2.6%。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2011年,全县淡水养殖面积23419亩,同比增长1.4%;水产品产量28160吨,同比增长6.1%,其中养殖产量23652吨,同比增长6.8%。
农机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水平提升。2011年,全县机械总动力74.26万千瓦,同比增长0.8%。全年完成机械耕作面积48.96千公顷,同比增长6.0%;机械收获面积56.29千公顷,同比增长24.9%;机械植保面积17.30千公顷,同比增长6.5%;机械播种面积76.14千公顷,同比增长7.4%。
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强劲,效益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02.8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8.3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同比增长4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42.1%。实现工业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4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67.9%。实现工业利税39.4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5亿元,同比增长58.8%。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个别产品产量下降。啤酒产量19612千升,同比下降35.1%;罐头产量1.4万吨,同比增长21.4%;软饮料产量16.67万吨,同比增长11.6%;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1.7%;服装产量2585.04万件,同比增长32.2%;纸制品产量17.51万吨,同比增长25.9%;水泥产量122.29万吨,同比增长5.7%;商品混凝土产量140.8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6.8%;饲料产量1.80万吨,同比增长33.4%;砖产量117968万块,同比增长25.4%。
建筑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4亿元,同比增长2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7%。年末全县具有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共54家,实现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4.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增幅位于全市首位。2011年共实现投资330.7亿元,同比增长4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6亿元,同比增长7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4.7亿元,同比增长1.0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7.4亿元,同比增长10.7%。
图4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万元,%)
房地产业
2011年,房地产业发展形势走低,商品房交易面积和交易额均大幅下降。全年实现房地产投资29.7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78.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3%;商品房竣工面积74.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商品房销售面积5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2%;商品房销售额39.88亿元,同比下降56.6%。
国内贸易与利用内外资
2011年,市、县两级采取多项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全县居民消费稳步增长。全年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13.4%;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6亿元,同比增长18.5%。按经营地统计,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2.7亿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7.9亿元;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83.2亿元,住餐零售额17.4亿元。
旅游业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整体形象。2011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1098.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9.5%,综合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景区接待游客190.8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实现旅游收入9558.4万元,同比增长20.2%;农家院接待游客1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6.0%;旅游饭店接待游客206.9万人次,同比增长41.1%,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3.0%。
主题活动效果突出。全年共举办主题活动14项。第十二届长城国际马拉松、第十九届渔阳金秋旅游节、第八届独乐寺庙会、第三届梨花节、盘山滑雪节等活动荟萃民间文化,吸引大批游客,丰富了居民、游客假日生活。活动对接市场、政府企业互动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开发建设迈上新台阶。投资2亿元完成了盘山景区新门区建设、房车营地一期、入胜索道改造、盘山雕塑园等重点工程。投资9300万元加快毛家峪长寿度假村综合开发,推进了五亩之宅续建、悠然山庄等项目建设。长城、八仙山、独乐寺、九山顶、石龙峡等景区景点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845万元,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格林豪泰、渔阳宾馆、四方台宾馆、速8酒店、电力宾馆等旅游饭店改造力度加大,全年共投资1800万元,接待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日接待能力达到3.2万人。
交通、仓储与邮电业
2011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同比增长54.3%。
全年公路运输货运量1025万吨,公路运输周转量161391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341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12.4亿人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73公里,同比增长6.4%,其中,乡级公路1708公里,同比增长6.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5亿元,同比增长7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19亿元,同比下降32.6%;电信业务总量5.46亿元,同比增长82.7%。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0.8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9.44万户。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实现较快发展。2011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4亿元,增长19.1%,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2亿元,增长12.9%;各项贷款余额1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2亿元,增长38.1%。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费实际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财产险保费实际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18.8%;寿险保费实际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48.9%。赔案金额1.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财产险赔案金额0.9亿元,同比下降35.7%;寿险赔案金额0.9亿元,同比增长2.0倍。
天津市蓟县商务局
联系地址:蓟县城关镇府前街2号。
联系电话:022-290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