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文化小贷 文化金融的“毛细血管”
2015
08/22
11:06

原标题:文化小贷,文化金融的“毛细血管”

引导小贷行业成为金融的“毛细血管”

组建民间小贷公司,形成对银行金融进行补充、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符合当下国家创新转型的要点。然而,民间小贷公司自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经营压力巨大、平台资质良莠不齐、倒闭跑路等众多问题的困扰。

近年来,文化小贷却在小贷困境下逆势上扬,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文化小贷公司纷纷崛起,成为文化金融中又一个亮眼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要让文化小贷成为文化金融的“毛细血管”,需要各地从政府层面进行规划,并设立一些保障条件。

国有力量铺路文化小贷

纵观近年来各地文化小贷公司的出身,大多为地方性国有集团发起,并且大多将经营服务的对象圈定在文化产业内,既显示了地方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也大多为地方性金融体系中的一环。

天津第一季度经济增长9.3%,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引擎表现抢眼,新增民营企业近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4000家。

于2013年11月成立的天津文化产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文化小贷”),是为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投资难的问题,在天津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由天津北方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天房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今晚金众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天津报业印务中心等国有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

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天津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时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担保不足导致银行贷款碰壁、文化知识产权无法成为融资抵押物、与金融业信息不对称等,为了配合国家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战略并实际解决天津众多企业存在的融资需求,天津文化小贷应运而生。目前天津文化小贷开展对公贷款、中间业务、个人贷款3种业务。在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控风险”的经营原则指导下,文化小贷公司积极运作。今年初,天津市政府更筹集60亿元财政资金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在“对坏账损失补偿50%”的杠杆作用下,短短3个月就撬动新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2万余笔、2240余亿元,掀起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

与其他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小贷公司不同的是,天津文化小贷定向为文化企业服务,并联合文交所、文化产业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等搭建文化服务交流平台,其本身也能结合客户自身资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客户需求的质押、担保、贷款方式等专属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

以艺术品质押物申请贷款为例,天津文化小贷充分利用天津文交所这一艺术品交易平台,为艺术品质押物寻找意向收购方,通过与意向收购方签订具有典当性质的相关协议,按对该协议的估值进行放贷,有效解决了对艺术品质押物估价难、放贷难等问题。同时,天津文交所也支持有融资需求的文化企业进行挂牌融资。

与天津文化小贷几乎前后脚成立的南京文化小贷公司,也是典型的“国家队”。该文化小贷由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牵头出资80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1.2亿元而成立。它秉承小额分散的原则,在“文化银行”之间拾遗补缺。该文化小贷公司隶属于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体系内,该中心对小贷公司的监督体现在“7成资金要向文化领域发放”。

2014年11月28日,黑龙江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下设融资担保公司、文创银行、文化小贷公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产权交易所、版权评估公司、文化金融研究院等近10个专项服务平台,从融资担保、股权投资、小额信贷、企业改制、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为当地文化企业发展服务。文化小贷公司,也是该省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一环。

多方资本进军小贷

文化小贷的筹建力量也有一些来自民间。浙江宁波民和汇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风险投资、小额贷款、典当拍卖、评估咨询、影视动画、文化艺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旗下成立了民和汇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主旨在于推进文化与资本对接,探索推动版权质押融资的方式。

由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苏省内国有控股企业江苏金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金农”)共同投资设立的P2P平台开鑫贷,是典型的“国家队”,这也成为开鑫贷探索P2P新模式的后盾。该平台的主打模式就是依托江苏小贷公司运作的——由小贷公司推荐优质项目,并进行全额本息担保,该平台自身并不承担风险。

开鑫贷CEO周治翰将小贷公司的作用比作毛细血管。他认为,首先,小贷公司向平台推荐的都是自己所在区域中熟悉的客户群体,风险比较低。另外,由于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变化较快,小贷公司能及时获取最新情况,因此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该平台对小贷公司的筛选和管控则依托于江苏省内小贷公司所形成的大数据优势,“江苏省小贷公司的综合云服务平台是由江苏金农开发并维护的,相当于江苏省小贷公司的核心系统,小贷公司的每一笔业务都在系统上有实时反映。”

尽管如此,该国有P2P平台对于民间小贷仍然是“严防死守”。据悉,其仅挑选实力雄厚、经营规范、风险控制严格的小贷公司作为担保机构,他们合作的90家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在180亿元左右,平均每家为2亿元,并且维护好与小贷公司股东的关系、由合作小贷公司缴纳风险准备金等。一旦发现小贷公司不符合标准,如资金流动性变差、贷款的不良率水平变高等,就会暂停发布新标的。对于具体项目的风险控制,他们通过把单笔贷款金额定在300万元以下、规定单家小贷公司一天内到期贷款不能超过500万元等方法进行。

小贷应与银行错位发展

“在经济下行、大量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小贷公司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也很大。”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银杏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刚说。

盛刚表示,小贷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实际利率普遍超过10%,部分银行甚至对小贷公司融资采取“内部竞价、价高者得”的做法,导致小贷公司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小贷公司老板跑路、拿不到银行贷款的小贷公司破产等也较常见。

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贷公司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盛刚认为,小贷公司当前应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深耕属于自己的目标市场,与银行形成错位竞争。小贷行业也存在一些害群之马,影响了行业声誉,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盛刚谈道,由江苏金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等国有力量共同发起的“江苏省小微金融实业家俱乐部”正式成立,目标就是吸纳小贷公司会员单位,成立一个行业协会,致力于小贷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盛刚认为,江苏小贷行业近年来的发展体现出江苏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其他地区也应有所借鉴,将一盘散沙的小贷行业凝聚起来,运用法律、政策、税收等力量使其良性发展,帮助其规避风险,将资金引导向有需求的行业。

文化小贷的“激励”和“限制”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搭建文化投融资体系,部分城市开始出现文化小贷公司,这些文化金融的专属服务机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当前绝大多数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迫切,虽然民间小贷公司很活跃,但历来投向文化的总量很小,而银行目前对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相当有限。

对于今后文化小贷的发展方向,魏鹏举倾向于由政府层面进行规划设计,运用国有力量进行风险管控和监督,利用各类政策及杠杆对文化小贷加以激励和限制。比如,地方财政可以设立覆盖文化小贷公司的风险资金,解决民间小贷普遍存在的信用和风险问题;另外,也可以适度利用资金杠杆对市场化运作的优秀文化小贷公司进行激励,但如果是定向支持,则一定要对文化小贷的服务范围提出限制性要求,使其确确实实推动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