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天津北方网讯:协同创新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近期,位于滨海中关村的天津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都封顶,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跨步。
(现场音:
刘:咱们希望到时候验收的时候,这个设备已经在里面,而且已经已经可以开始进行3D打印了。
工:位置已经留出来了,现在就可以过来量了......)
五一假期刚过,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刘长猛再度驱车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刘教授带领团队历经十多年研发设计的大型设备,突破了悬空结构无支撑3D打印的技术难关,生产出的新型材料可以应用于装甲车辆、航天、船舶、建筑以及海洋工程等多个重点领域,刘长猛说:
(录音:我们未来要开采海洋资源或者海洋能源的时候,要建更大的千米级的海洋浮式平台,我们能把海洋浮式平台它建造成本能降到现在的1/3。)
从实验室到星辰大海的征程并非一蹴而就,刘长猛的当务之急是要把这台中试机拓展为一台大型生产设施,这也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一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落脚之地,最终决定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刘长猛说:
(录音:我们要靠海,产业链上下贯通,综合对比起来天津是最合适的地方。我们这个项目特别着急,六月份的话就要完成入驻,是要做一台国际上最大尺寸、最高效率的金属3D打印机,长度是有25米,宽度有12米高度是有13米,他所需要的是一个非标厂房。滨海中关村根据我们设备的需求对我们厂房进行了重新的一个设计,给我们进行一个定制。)
定制化服务的实现,是因为这个项目即将进驻的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天津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M0新型产业用地集生产、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满足企业、研发机构从小到大的产业转型需求,可以整栋、整层、整间进行分割,土地属性由商业转为工业,配套用房由工业用地的15%提升到30%,从而大大降低企业初期的投入成本。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发展部部长李越说:
(录音:设计之初就按照滨海中关村3+1的产业类型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单层的面积基本上从1500到4000(平米)全部涵盖,按照标准柱距8米4可以满足两条生产线同时生产。北京理工大学的项目他就要求层高不小于12米,跨距不小于16米,最终我们形成一个将首层和二层局部挑空的形式,一层的承重也按照校方的要求从1顿提升到3吨,包括进出口、货运通道都是按照北理工满足项目正常落地进行的改造。希望通过高品质的建设,能吸引京津冀更多企业落地滨海中关村。)
刘长猛告诉记者,去年来到滨海中关村考察时,园区诚意十足,除了量身定制厂房、协调先期入住,还帮助团队对接了博迈科、海洋工程石油等大型海工企业拓宽试验场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助力。
作为滨海中关村的拓展区,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近20万平米建筑主体已经封顶,目前园区已经与40多家意向企业达成协议,力争在今年9月一期竣工时达到50%左右的入驻率。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强说:
(录音:补足这个载体之后,从我们中关村开始向经开区东区延伸,形成了一个产业轴线。新质生产力核心也是在于创新和长期发展的有效性,相当于一颗种子播种在这里,开花结果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有招商引资的政策,更关键的还是承载力,把企业痛点问题先解决,把企业留住发展,这样新质生产力发展才有了根。)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记者翟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