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实施富民惠民战略上下功夫,出招法,用数字来说,大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大港工委书记张志方介绍说,大港去年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88.7亿元,同比增长20.2%;地区财政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下降……今年,大港将重点做强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载体、壮大地区文化软实力、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城。
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活力凸显 去年,大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活力凸显。他们通过优化提升城区两个开发区的载体功能,全年收回土地349亩、清理闲置厂房17.4万平方米,新增注册企业35家。同时,强化科技创新载体支撑,推进以海泰创意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各类孵化器建设。目前,大港生产力促进中心已被评为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石化产业园区孵化转化载体项目也通过了市级认定,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63家、累计达到614家,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21家、累计达到66家,申请各类专利1800余件、获得认证1000余件。
大港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大港将着重发展实体经济,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抓手,在政策和资金层面完善项目帮扶力度,力争使易锦集装箱、浮法玻璃等60余个投资达80多亿元的已开工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同时,发展现代制造业、壮大优势产业,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推进华北风电四期、龙源风电三期等新能源项目,以及中技方桩等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让今年全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0家。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大港将同步推进“筑巢”、“引凤”,不但搭建专利发明和展示发布平台,推动专利转为产品,而且还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引进吸收再创新。
发展民心工程 提升生活质量
近年来,大港每年都实施20项民心工程,确保居民在就业、教育、医保、养老等方面尽享实惠。去年,大港人力社保部门对接南港工业区、轻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等功能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众就业,全年新增就业达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在公共医疗服务方面,实行无假日门诊,落实社区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建成国医堂10个、农村标准化卫生室43个,并完成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12项惠民项目。此外,大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继续向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新建14个老年人食堂和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努力发展社会救助事业,专门出台农村困难母亲帮扶措施,使低保和各类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实现全覆盖。
“老百姓盼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张志方说,目前,他们正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年内将完成大港十中、港西新城小学等9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建设任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鼓励区域高等院校开展“手拉手”活动,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关部门还将继续深入对接周边功能区、驻地央企和大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并深入镇街举行就业招聘会,让更多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就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将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困难学生和困难母亲的资助工作,确保城镇职工五项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6%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
从巩固奋战9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出发,大港着力提升城乡交通体系、市容环境、城乡各类基础设施等,为广大群众创造优美、整洁的环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港去年在原李港铁路城区段外迁后的土地上规划建设滨海大道一期工程,实现了海景大道的全线贯通;世纪大道东延拓宽、学府路东延等工程完成基础施工,全年新建改造乡村公路26.9公里;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修双安里、三春里等老旧小区,投资2470万元改造提升10个农贸市场。为增强绿化家园的社会意识,去年开展了社区绿地义务补植活动,共计绿化小区25个、补植乔灌木16万株,全年新植树木129万株,新增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
大港环保市容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要继续加强建设生态城市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在绿化方面,将加快推进大港湿地公园四期、大港人民公园建设,完成滨海大道和世纪大道东段绿化工程,推进北大港水库、沙井子水库、钱圈水库等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关停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支持大港电厂机组脱硝和石化公司化工部“油改气”的验收,推进粉煤灰利用和海水淡化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提升港城清洁生产水平。在城市建设上,大港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推进精细化长效管理,打造整洁、有序、清新的城市面貌。围绕构建“融合南北,连接新区,辐射城乡”的交通网络,大港将进行西外环高速和南港铁路建设,使城区交通体系更为完善、更加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