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曾经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的天津纺织服装业,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现出了这样或那样不足和问题,甚至一些曾经的优势也变为劣势。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品牌建设、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政策引导扶植等都成为时下天津市服装产业亟待完善的环节。
品牌优势尚显不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目前本市服装行业拥有应大、米盖尔等“中国驰名商标”;阔佬、飞尼克斯、桂玲、白玫瑰等“天津市著名商标”以及大维、汤普勒、福芬、永正、金泓达等众多知名品牌,但是与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相比,品牌在知名度、附加值等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在西装、休闲装等很多热门品类上,天津本地品牌的产品无论是面料、做工还是款式都不比南方一些品牌差,但就是由于牌子不够“响”、不够“火”,就算价格便宜一半也无法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相比之下,由于品牌认知度高,有些南方品牌在单月的销售额就与本市部分品牌全年业绩相当。另外,在本市服装行业占有重要份额的出口外贸型企业,也基本上没有自创品牌,多数是属于技术含量和利润都偏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者通过天津市服装商会最新的《天津服装行业发展报告》了解到,截至去年,本市服装企业数量近2000家,用工数量超过14万,再加上从事面料采购、服装设计、市场开拓、店面设计、批发零售、物流运输、进出口贸易、品牌代理等环节直接或间接从事服装产业的人数达到90万人,营业收入达311.47亿元,产值91亿元,整个行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据了解,从产业结构上分析,天津的服装行业确实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天津服装企业虽多,但规模偏小,质检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少,也很难在行业中起到拉动作用。另外,天津服装产业链不完备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本市服装行业中高档服装面料自给率较低,造成服装企业选择面料不得不到广东、江浙等地去进货,再加上针织类产品、服装辅料等关联产品的缺乏,也使得天津服装企业的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不强。
政策层面期待利好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多数本市服装企业对政策层面上行业利好的期待也是颇为迫切的。以目前服装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为例,调查显示天津服装企业被金融机构拒绝贷款申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合适的担保和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而部分金融机构又非常重视抵押和担保,导致服装企业融资困难难于破解。有服装企业向记者反映,天津服装企业中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天津市著名商标”的不在少数,而类似这些无形资产在其他很多省市都已经可以获得质押贷款,但目前天津多数金融机构却并不认可这种形式。一项来自天津服装商会的调查还显示,目前有31.5%的民营服装企业在天津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过障碍,有76%的民营企业期待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