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切换
新闻
河西区多措并举推动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贯彻新发展理念 盘活一池春水
2021
05/31
12:33

  全市所有的信托公司总部、超过60%的内资总部型银行机构、近50%的证券公司和资产公司的总部,以及30%的地区总部保险机构……汇集各类金融机构千余家,拥有各类上市挂牌企业36家。

  这里就是天津金融业的心脏──河西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河西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大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确保金融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锚定目标持续发力 金融业发展行稳致远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的形势下,河西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19.17亿元,存贷款余额超过9700亿元,同比增长13.6%。

  “十三五”以来,河西区强化“链条式”思维,突出“总部+聚集”,引增量、强存量,持续提高友谊路金融街的金融总部、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集聚规模。2017年,出台《河西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实施意见〉的行动方案》;2018年初印发《河西区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举全区之力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2019年初,进一步研究制定《河西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细化了21项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五年间,还研究出台了《河西区关于进一步扶持金融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河西区支持企业上市加快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如今,友谊路与永安道、围堤道、宾水道交汇形成的“丰”字形金融聚集区,已经汇集了全市近50%的金融总部资源。中海金融中心、鑫银大厦、平安大厦、天信大厦等20余座税收超亿元的金融特色楼宇聚集,这里已经成为我市金融领域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核心区和我市构建未来金融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沿。

  五年间,河西区各类金融机构数量从“十二五”末的600余家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000余家,净增加金融机构近400家,类似建信财险天津分公司、太平洋证券天津分公司、天津农业资产管理公司这样的新增总部和地区总部型金融机构近70家。特别是以国康增信、支付宝天津公司、中交智运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金融机构的落户,为河西区乃至全市金融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河西区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其他新型金融机构并存的多种形式、多种结构、功能齐全的金融产业体系持续壮大,适应不同融资需求、金融业态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更趋完善。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作为我市金融业地标性聚集区和产业发展高地,友谊路金融街在不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河西区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在强化服务功能、找准服务重点上下功夫。一方面,搭建平台不断促进优质企业与投资机构精准对接,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我市重点产业,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聚焦痛点,疏浚堵点,通过健全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对接渠道,畅通募、投、管、退等各环节,更高效地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西区通过以奖代补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向区内和全市重点产业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联合区内各类金融机构成立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小组,出台专项行动方案,推动辖区银行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对接中小微企业,为各类企业提供直接融资230余亿元。

  未来的天津要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匹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河西区责无旁贷。为此,河西区持续推进“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提质升级,将加快推动友谊路金融街东扩,实现友谊路金融街与新八大里数字产业聚集区的联动发展,并加快友谊路金融街与市文化中心、万象城等周边高端文化、商业设施的有机联动,以金融业的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带动周边文化聚集、商业聚集、人流聚集,形成金融、文化、商业联动发展、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通过打造面向全市的可持续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中心、金融交流中心等重大平台载体,将河西区建设成为连通京津冀、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金融活,经济兴;金融稳,经济强。多措并举,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河西区正昂首阔步行走在由金融大区向金融强区迈进的征程上。海河之滨,河西区金融如雄鹰振翅,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姿,转化为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助力河西区乃至天津市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高歌猛进、巨龙腾飞。

  亮点1

  引育新动能 政策齐备保驾护航

  推出支持政策 吸引金融机构集聚

  天津国康信用增进有限公司2020年落户河西区,是一家经天津市国资委批复设立的专业信用增进机构,全额实缴注册资本42亿元人民币。信用增进行业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是完善金融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康信用作为全国第六家、天津首家信用增进机构,对改善天津市企业融资环境、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康信用落户河西区并非偶然。近年来,河西区深刻认识国家和全市深化金融改革形势,认真学习天津市出台的各类金融产业政策,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修订完善《河西区关于进一步扶持金融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河西区支持企业上市加快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河西区关于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新动能引育的实施办法》等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更加完备、带动明显、便于执行、机构欢迎的金融政策体系。

  据悉,“十四五”期间,河西区将积极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总部、专业子公司、事业部等机构,提升汇集资源、配置资源和辐射服务能力。着力发展金融租赁、消费金融、汽车金融、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探索发展商业保理、融资租赁。鼓励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推动金融科技关键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并形成应用场景示范,着力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并形成新业态。

  河西区还将在金融产品和金融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支持银行业进行网点智慧化改造,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手段提升服务效率。鼓励保险行业运用前沿科技,开发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创新保险产品。支持证券业发展智能投顾行业,拓展个性化的财富管理业务。在支付与清结算服务、投资管理服务、存贷款与融资服务、市场基础设施服务等应用领域布局金融科技核心业态。

  “我们将加快研究制定支持金融发展政策措施,在机构设立、场景应用、人才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设立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金融服务办公室,对入驻企业实现全流程‘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河西区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长军表示,培育新业态、引育新动能离不开政策支撑,河西区将按照“一企一员”服务制度,为重点机构提供全程服务,实现服务“标准化、专员化、全程化”。

  亮点2

  友谊路金融街 打造金融机构总部聚集区

  谋划发展蓝图 助推金融创新运营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任务更加迫切。天津友谊路金融街作为全市金融聚集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前瞻性谋划好这一区域发展规划,以河西之为服务天津之进,成为河西金融工作的重要课题。

  河西区进一步科学谋划金融业的发展蓝图,出台《“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以“友谊路金融街+小白楼航运金融聚集区”两大核心引擎为牵引,按照“一核两翼”的产业发展战略,“一轴三带‘丰’字形”产业空间布局,助力金融总部、龙头企业持续提高能级规模,靠前承接首都金融资源外溢,积极引进持牌金融机构,打造辐射北方的金融机构总部聚集区。到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力争突破45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增加50家。

  据了解,友谊路从马场道至黑牛城道聚集了800余家金融机构,具备强大的辐射带动优势。向北可推动小白楼国际航运聚集区建设,带动航运金融发展,使之成为中心城区发展航运金融主引擎,向南可带动新八大里数字产业聚集区和陈塘“北方设计之都”先行区承接友谊路地区金融产业辐射和溢出,积极培育新兴金融机构,为金融发展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该区域的体制升级必将有力助推全市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

  作为提升计划的核心环节,河西区将系统提升友谊路金融街的承载能力,在积极推进平安泰达国际金融中心、融邦大厦等重点载体建设的同时,积极主动对接市土地收储和规划部门,积极推进中钢地研院大厦等项目和老八大里等地块的出让,围绕金融定位优化土地控规,为可持续发展和吸引更多金融企业落户提供系统支撑。

  河西区还将开展金融总部集聚行动,积极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总部、专业子公司、事业部等机构,提升汇集资源、配置资源和辐射服务能力。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争取在京金融机构密切与河西区联系,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河西区还将同步开展金融营商环境建设行动、金融创新行动以及金融风险防控行动。在政策支撑、专业服务、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在金融监管、风险防控上持续加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亮点3

  现代金融体系 稳基础聚机构强布局

  直面机遇挑战 建立金融组织体系

  河西区目前共有总部级(地区总部级)商业银行21家,在全市占比近70%。其中:银行总行2家,国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外资银行2家。近年来,河西区直面银行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逆周期调节、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撑下,企业信贷大幅度增长,银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为未来深化改革转型、服务实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聚焦新发展格局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不断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在金融业传统优势领域持续领跑的基础上,河西区加速保险业转型发展,推动行业规范稳健发展,保费收入、税收等稳步提升。目前,河西区共有地区总部保险机构19家,占全市保险机构的27%。乘着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东风,河西区与天津市证监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下一步在资本市场取得更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市、区两级股改挂牌上市支持政策的引导作用,持续调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积极性。目前,河西区证券公司数量达到47家,占全市证券机构的25%,另有各类上市挂牌企业36家。

  有赖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创新竞进的发展理念,以及日臻完善的监管体系,河西区正逐步建立起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其他新型金融机构并存的多种形式、多种结构、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了提供不同融资需求、金融业态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有信托、支付、财务、基金、资产管理等其他各类金融机构36家。其中,保险经纪机构19家,期货公司8家,全市唯一一家信用增进公司也驻扎区内。此外,全市金融行业协会亦主要聚集在河西区,拥有保险业协会、保险学会、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担保业协会、典当业协会、金融领域多元解纷协会等各类金融行业协会共7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