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津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一派繁忙景象。30万吨航道二期、南疆26号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工程现场满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天津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数量也随着天津至美国东海岸集装箱国际新航线的正式开通跃升至119条;1至4月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15.4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7.8%和9.1%。
然而,今年年初天津港的开局之路走得却没有这般顺利。受市场和天气原因的影响,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国内排名曾下降至全国第四位。不过,这一不利局面在四月戛然而止并实现反超。
“四月份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44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15.4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9.8%和11.9%,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主中心调度室主任孟宪文说。
面对种种不利,天津港如何逆势而上?
思想转变激发港口活力
港口要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依靠市场、依靠功能的不断完善来吸引客户。深知这一点的天津港人主动转变思想,突破“自上而下”的传统生产服务模式,主动适应当前“服务产品化”的新需求,初步建立起了为客户提供包括码头业务信息咨询、电话业务受理、电话自助语音查询和网上客服支援在内的快速服务响应平台,率先在国内港口创新推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自下而上”的服务响应机制。
“以前办手续,必须先举着一大沓单据到航运大厅排队,然后再把这些单据逐一分发到拖车司机手中到指定地点提箱。万一航运大厅不营业或是有个突发情况什么的,想办业务可真是‘干着急、没办法’。”中远储运部经理潘松指着电脑屏幕说,“现在,车队调度坐在办公室,登录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的网上营业厅,将填好的单据上传,司机直接到码头闸口经过校验后,提箱送货。省时间、省人力、省资金。”
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客户响应中心主任王颖亲身参与了这套体系的立项与建设。她介绍,经过近2年的尝试,如今客户响应中心引入了IVR自动语音导航技术,建立了全面的自助查询系统,开发了行业领先的电话柜台服务模式,实现了“短信提醒”、“提箱配额申请”、“推迟提箱”、“落地提箱”、“手机支付”等多项服务功能,进而有效整合了服务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让客户得到了真实惠。
近十年来,尽管天津港得到了长足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升至世界第四位,跻身世界一流大港行列。但是与中央对天津的发展定位相比,与国际上的先进港口相比,天津港还有一定差距。在天津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于汝民看来,这个差距不仅是硬件上的,也是综合实力上的;不仅体现在吞吐量上,还体现在资源配置能力、要素吸附能力和港口服务能力上。这就必须从服务全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出发,主动转思想、调结构、谋转型,拓展生产服务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和自由贸易功能。
功能转型凸显多元发展
提起港口,人们脑中浮现的多是“港口装卸”,这也确是传统港口发展的主业。不过,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天津港就基于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判断,预测世界港口吞吐量将进入平稳增长期,仅靠港口装卸主业将难以实现天津港未来的高速发展。
为此,天津港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着眼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于是,天津港集团正式确立了四大产业方向,制定了各产业及业务发展纲要;围绕提升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能力,背陆向海建立了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航线网络和深入腹地的物流网络,推进港口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并积极推动“无水港”向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在东疆港区建成了国际邮轮母港、国际商品展销中心、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和人工沙滩等,积极进军现代服务业;在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大力发展重工制造业,逐步形成了港口经济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将利用无水港这个平台,把国际航线与内陆腹地连接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与便捷的通关方式,实现内陆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无缝对接。”天津港集团集装箱业务部副部长刘艳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目前,天津港已经搭建起了遍及全球的航运网络,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19条,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预计到2015年,天津港的航线数量将达到135条,航班的密度将达到每月600多班次。
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天津港集团多元化产业发展成果显著。2012年天津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84.7%;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港口综合服务业分别完成营业收入66.2亿元、29.5亿元和73.7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了308%、86%和52%,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6.4%、11.7%和29.4%,港口装卸业以外的三产业在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体制转变迸发创新动力
“我们的任务就是用好各项政策,吸引更多的符合东疆产业功能定位的项目落户保税港区,努力‘引爆东疆’。”在前不久闭幕的津洽会上,天津港集团招商部科长王景岗告诉记者。
港口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国内国外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港口资源也是天津的核心战略和最大优势。
如何发挥好滨海新区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家物流中心核心载体的作用?如何用好“保税港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如何借助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航运融资、航运交易、航运租赁、离岸金融“八大功能”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的转型?天津港一直在不断地尝试。
下一步,天津港将与东疆保税区管委会协作,成立以“平台+公司+产业”为运作模式的实体,为专门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交易服务,促进外贸进出口产业集群发展。用正在建设的东疆国际金融运营平台副总经理刘敬彬的话说,就是“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国内外企业都可以把商品放到这一平台上进行展示,东疆则会利用自身影响力和资源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展示商品在这一平台上达成交易。”刘敬彬解释到,“除了促成交易,这个平台还可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口岸通关等贸易全流程服务,不断做大做强东疆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功能。”他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一平台上红酒等类商品已经开始尝试并初具规模。而今年第一季度东疆港区就实现GDP10.66亿元,同比增长109.4%;外贸出口21.8亿元,同比增长85.5%,实现开门红。
“我们要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为目标,抓好港口规划及项目策划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天津基本建成为拥有世界一流大港、口岸服务功能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活跃、高度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做出更大更多贡献,真正做到以港兴城,港城共荣。”天津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汝民说。